絕望安樂死! 加拿大男子感染病毒送急診 被丟擔架苦等95小時 身上爛出大洞
據加西周末綜合報道:加拿大醫療系統一直是近年來人們所詬病的問題之一,倒不是醫療水平不好,就是要等的時間太長,小病還能忍忍,大病基本就是睹一個運氣。
周五(4月12日),加拿大英文媒體爆出一個令人遺憾而痛心的故事:一名男子生病被送進急診室,卻沒想到
被晾了95個小時,最後痛苦不已,選擇求安樂一死!
這個悲劇發生在魁北克蒙特利爾,66歲的莫尼耶(Normand Meunier)曾經是一名卡車司機,但在2022年
因為脊髓損傷導致四肢癱瘓,不能工作了,只能臥床度日。
就在2024年1月份,不幸再次找上門,莫尼耶
連續3個月感染呼吸道病毒,身體病情惡化,被送進了當地的Saint-Jérôme醫院。
原以為進了醫院就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和治療,卻沒有想到,莫尼耶就這樣
躺在了急診室的擔架上,無人搭理,躺了整整4天。
95個小時之後,因為感染病毒本來就痛苦的莫尼耶又患上了嚴重的褥瘡,整個臀部都出現了嚴重的
褥瘡,最終惡化到
骨頭和肌肉裸露可見的程度。
病已至此,莫尼耶想要再康復就很困難了,並對家人表示,
“我不想成為誰的負擔”,決定尋求安樂死。
3月29日,莫尼耶在家中去世。明明是可以得到治療的,莫尼耶的死讓家人怎麼也接受不了。
莫尼耶的遺孀布羅索(Sylvie Brosseau)接受采訪時表示,
“他被困在擔架上95個小時,這是不可接受的,”且正在呼吁政府對丈夫的死亡展開獨立調查。
因為丈夫長年癱瘓,布羅索在把他送進醫院的時候,就已經告訴過醫護人員,需要使用特殊的交替壓力床墊,避免出現褥瘡。
但醫院直到第5天才找到適合的床位,那個時候莫尼耶已經患上褥瘡了,為時已晚。
“我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床墊是最基本的東西。”作為癱瘓病人,莫尼耶在這之前也不是沒有患過褥瘡,之前腳後跟也出現過,但都沒有像這次住院那樣嚴重。
就在莫尼耶去世前一天,他曾接受媒體采訪,表示自己
寧願選擇安樂死來結束這場身心的折磨。
醫生告訴莫尼耶夫婦,說他身上的這個瘡口是
一個直徑幾厘米的大洞,至少需要幾個月才能愈合。
莫尼耶在1個月內接受了2次清創手術,這是一種從傷口上刮除壞死或感染組織,幫助康復的治療方法,“但我不想成為負擔。”
拉瓦爾大學醫學院教授兼老年病學家Jean-Pierre Beauchemin表示,如果醫院沒有可轉移壓力點的床墊,就必須定時(通常是1-2小時)把病人翻過來。
“當你躺著且始終保持同一個姿勢時,骨頭和皮膚間會產生過大壓力,而這個褥瘡可在不到24小時內形成,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愈合”,臀部、腳跟、肘部和膝蓋尤其容易出現。
為魁北克殘疾人提供支持的組織RAPLIQ表示:“整個故事令人非常痛心,這真的令人難以置信,我們怎麼才能幫助殘疾人或病人在死去前有尊嚴地生活?”
這個組織的總幹事表示,這是醫院的“疏忽大意”,因為這種床墊並不難找,屬於基本的設備。
“無論如何,
我也不相信在幾個小時內就找不到合適的床墊,這完全是缺乏專業精神的表現。如果他們夠專業,莫尼耶周五可能還活著。”
當地衛生廳表示,他們將嚴肅處理這件事情,內部調查正在進行中。
衛生機構也證實了,本地醫療設施(包括醫院和長期護理設施)擁有450個治療床墊,其中包括145個交替壓力床墊,如果工作人員需要,是可以隨時取用的。
這個醫院的護理主任Steve Desjardins表示,急診室裡並沒有合適的床墊和病床。
“因為急診室不使用床鋪,真的沒有一種床墊適合放在擔架上。對於脆弱的病人而言,急診室的風險確實更高,所以我們都將努力提供病房的床位。”
所以,是因為急診室放不下這種床墊,有沒有病房給他,莫尼耶才被晾了95個小時…?
多倫多大學生法教授Trudo Lemmens表示,這個案例說明加拿大醫療系統確實存在問題,且讓弱勢群體感覺自己像是系統中的負擔。
“人生病了得不到最基本的護理,但當他們想安樂死的時候,他們又會說‘好吧’。”
他表示,自己已經聽到越來越多類似的案例了,生病的人們在醫療系統中苦苦掙扎,最終不得不選擇安樂死,何其諷刺。
不少網友也表示——這種事情放在別的國家都可能算大事,但現在放在加拿大,卻已經見怪不怪了,也是悲哀;安樂死不應是解決醫療困境的手段;太恐怖了,這就是活活等死啊,醫院就沒人能幫他翻個身嘛…
除了這個案例,就在本周,媒體還報道了另一起醫療糾紛——老人生病送醫了,卻
被醫院逼著騰出床位,否則每天罰400刀!
今年83歲的露絲(Ruth Poupard)在過去幾年接連經歷了癌症、心臓瓣膜移植手術和老年癡呆,女兒米歇爾因為擔心媽媽,搬回了家一起住,照顧老人。
因為老年癡呆症,露絲在一天夜裡產生幻覺,不小心摔倒,摔斷了臀部,被送進醫院接受了手術。術後,露絲就被轉到了溫莎的Hôtel-Dieu Grace Healthcare醫院進行康復治療。
今年2月21日,露絲的主治醫生表示她的病情已經好轉,可以出院,但子女都認為他們的母親需要更多的照顧。
按照當地的法規,為了釋放急需的醫療空間,出院後仍需要長期護理的病人可以選擇療養院繼續治療。
“我們都認為,是時候接受長期護理了,”便讓醫院把露絲的名字加到當地5家療養院的名單。然而,這5個長照機構都已經滿員了。
等了好久,露絲總算等到了一個空位。“他們打電話給我,說為她找到了一家療養院,讓我在24小時內去看一看,然後給出答復。”
這是一家位於溫莎市中心的養老院,米歇爾表示
“這實在是太惡心了”,大廳裡亂糟糟的,房間很臓,她花了15分鍾才找到工作人員。
“我給醫院回了電話,告訴他們‘對不起,那裡簡直不是給人住的。’”
醫院表示,如果露絲死賴著不出院,他們將每天收取400加元的費用,並發了一封警告信,內容如下——
“鑒於您不再需要醫院的專業護理,並院方已提供安全且有支持的出院計劃和目的地,您的主治醫生於2024年3月9日允許出院。從2024年3月11日開始,你住院一天將收取400加元。”
米歇爾表示,她去那家養老院之後,醫院此後一個月都沒有再聯系他們,也沒有給出更多的備選,但也表示不會退縮,“這錢我是不會給的。”
醫院的立場是,我們給你找了,你沒要,就是你的問題了。“非首選療養院也是臨時的措施,你們待到那5家養老院有位置就行了。
米歇爾則表示,這整個過程都是痛苦和沮喪的,“這項法律很簡單:就是虐待老人。”
來源:加西周末綜合
免責聲明:轉載此文章的目的旨在傳播更多信息以服務於社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已在文章結尾注明出處,如有標注錯誤或其他問題請發郵件01simple888@gmail.com,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