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於1929年出生於捷克,於1975年移居法國,其作品有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是以作者母語捷克文寫成。而他的長篇小說《慢》《身份》和《無知》,隨筆集《小說的藝術》《被背叛的遺囑》《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則是以法文寫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戲劇代表作
米蘭·昆德拉是世界上讀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個成功“隱身”的作家。近40年來,由於一直拒絕在媒體上露面,並且極度注重個人隱私的保護,他從公共視野中似乎消失了。從《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到《生活在別處》,再到80多歲高齡時創作的《慶祝無意義》,他筆下的故事和提出的問題讓讀者難以忘懷。
2019年,這位長期寓居巴黎的異鄉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的作者在流亡40年後,重新獲得來自祖國捷克共和國政府的公民身份,捷克外交部感謝昆德拉的作品“讓捷克享譽世界”。
. 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卻並不去抗爭,反而自暴自棄。人一旦迷醉於自身的軟弱之中,便會一味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2. 人有一種天生的、難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評判。
.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4. 當生活在別處時,那是夢,是藝術,是詩,而當別處一旦變為此處,崇高感隨即便變為生活的另一面:殘酷。
. 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6. 清靜就是不被人注視的那種溫馨感覺。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負擔,是吸人膏血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