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西游记》
谈起电视剧,很多人一定对六小龄童主演的《西游记》有很深刻的印象,每当饭后,总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对电视里的泼猴,圣僧评头论足,《西游记》可谓是许多人童年的彩色回忆,而《西游记》的原著,也被我国很多学者翻来覆去地研究了好多遍,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研究文学,然而近年来,却有人发现西游记有一个大漏洞,被一个11岁的小学生指出,专家查看之后,称这个漏洞400多年来无人发现,到底是什么漏洞呢?
2009年出生的马思齐就是这个发现人,当时在杭州就读五年级的马思齐非常喜欢看书,每天都捧着课外书读,每每读到精彩的地方总会为这段文字喝彩,她年纪虽然不大,但是阅读面已经很广泛了,读了那么多书,马思齐最喜欢的还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她觉得吴承恩写的特别有意识,虽然那个时候《西游记》已经有电视剧播出了,但是马思齐从不多看电视剧,她只爱看书了解《西游记》,马思齐觉得看电视剧没有那个味道。
父母知道她的特殊爱好,也特别支持马思齐多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知识,马思齐在父母的鼓励下,看了很多遍《西游记》,每看一次就能有一种新的体会,马思齐觉得这就是阅读的意义,能够领悟不同的东西,但是《西游记》看多了,马思齐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唐僧一行人的伙食似乎没有过变化。

众所周知,唐僧往西天取经,一路上路过了很多的城市和村庄,南南北北都踏足过,但是马思齐发现,吴承恩在描述唐僧师徒的伙食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菜系——江淮菜,唐僧师徒总不可能一直在江淮取经,但是马思齐纵观全书,就算是唐僧已经到了西天,他们吃的也是江淮菜,毫无变化,并且通过吴承恩对这些江淮菜熟悉的程度可以轻而易举地推出,唐僧师徒吃的菜都是吴承恩的家乡菜,甚至是吴承恩喜欢吃的菜,这对于一个名著,换了地方不换伙食,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马思齐仿佛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她火速把这个漏洞给记了下来,并且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来描述《西游记》里面的菜谱,马思齐这篇研究文章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研究《西游记》专家的强烈反应,专家们纷纷从马思齐的切入点去看《西游记》,经过研究之后,数名专家承认了马思齐的研究成果,并且得出吴承恩并没有远游的经验。

马思齐的发现不止对《西游记》的研究有突破性的意义,对于古代的文学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古代文学由于有很多的局限性,故而在很多细节上面存在着瑕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细节的东西,更加地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能够更好地研究作家的作品,为解析古代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为文学界的繁荣添砖加瓦。
啊,什么菜,什么菜,从来没有觉得西游记里,有说到菜
他们去取经,从来不换菜谱?
菜,还是中国的好,咖哩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