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民間諜案
時間:2023年1月
被控人物:未透露姓名等資料的美國公民
被控行為:收集有關生物問題的情報信息
被控機構:俄方指系美國情報機構所為,但美方稱俄方消息未經證實
處理方式:俄方以“間諜罪”刑事立案

2022年12月俄航天集團前總裁羅戈津在頓涅茨克遭炮擊後,接受手術取出炮彈碎片。圖為術後的羅戈津。圖片來源:羅戈津社交媒體賬號
回顧上面幾起事件,最具戲劇性的,還要屬羅戈津案。
羅戈津事發後通過手術“撿回一命”。從身體裡取出彈片後,他將彈片寄給法國駐俄大使萊維,要求其轉交法國總統馬克龍。
為什麼是馬克龍?

當地時間2023年2月8日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愛麗舍宮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因為俄方經調查後認為,擊中俄方人員的炮彈,來自法國“凱撒”自行榴彈炮,而這正是馬克龍政府支援烏克蘭的武器。
羅戈津表示,自己在炮擊中失去了兩位長期一起工作的伙伴。他點名西方多國,誓言報復:“法國、美國、英國、德國和其他北約國家在頓巴斯犯下的罪行,你們應承擔責任!”
“時刻保持警惕” 布網“抓間諜”
近日,普京也曾指責稱,蘇聯解體後,西方試圖獨霸世界,其目標是“分裂作為前蘇聯主體的俄羅斯,以便壓制和管控”,“以至於俄羅斯被迫做出回應”。
按普京的說法,過去一年來,俄境內與恐怖主義有關的犯罪增加。如西方繼續指使激進分子、極端分子進入俄境內搞破壞,國家安全就難辦了。
因此,反偵察成為一項要務。普京不僅強調將邊防力量、聯邦安全局航空兵力量、俄近衛軍力量組成的集團部隊部署到俄烏邊境,還指示加大力度打擊恐怖主義威脅,布網“抓間諜”。

資料圖:俄總統普京(中)與俄防長紹伊古(左)觀摩軍演。
普京還列舉了要重點保護的一些部門和機構,要求“時刻保持警惕”。這些部門包括:
·關鍵基礎設施
·人員聚集場所
·交通樞紐
·軍工聯合體企業
·燃料能源聯合企業
另據資料,俄聯邦委員會的法案規定,凡是訓練、說服、招募、武裝、資助和宣傳對俄破壞活動,在俄設立間諜組織等,都要被追究刑事責任。
協助從事間諜行為,要判8年至20年徒刑;組織資助間諜活動,則判15年至20年;對此類行為的最高懲罰,是終身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