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的感覺和觀察,這幾年出國在海外定居的人有不少都不再打工了。 所謂打工,也就是我們習慣說的勒脖labor工.
可是上個世紀89十年代出來的人,特別是年輕人,絕大多數是走留學這個途徑,並且幾乎都有打工經歷。
當年我出來的時候已經40了,不年輕了,但是我也義無反顧的加入了打工行列。
而且,我的工友,有很多人年齡比我還大,50歲開外的,一點都不新鮮。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變化,一個時代的大背景是,當時國內的經濟條件,跟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有不少人,即使打算回國去發展,也想利用有限的時間,多賺點錢。
現在形勢完全不同了,所以,打工的少了,也是順其自然。
當然,也有些家庭生活條件並不是太好,但是,為了望子成龍,光宗耀祖,可憐天下的父母們省吃儉用,拿出錢來供孩子出國讀書。
反而,現在我看到不少老人家在中國超市裡打工。其實,他們出來,國內一月份退休金,在這裡還可以拿一份養老金,經濟上不成問題。這可能就不能用經濟觀念看問題了。
他們之所以打工,是因為他們覺得出來打工比在家裡呆著更好,老人家語言交流多有嚴重障礙,很難跟當地人交流,整天呆在家裡悶得慌,出來打打工,也是一種解脫。當然,勤奮,吃苦耐勞,也是老一代祖祖輩輩留下來的優良傳統。
我們這一代人還保留著那個時代的觀念,把孩子供大了,當然,有些孩子還不錯,自己有了工作,也順便把老人接出來。
好,還是說說自己的打工經歷吧。
我在北美生活定居近30年了,至少剛來的5,6年間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工經歷。
當然,那幾年餐館打工,是我幹的各種工作中最多的,我幹過跑堂的,幫廚的(其中,最繁重的要算刷碗了,特別是周末,臓碗堆積如山),外賣小哥,都幹過,這裡的的故事很多,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除此之外,我還幹過,割草,超市,給別人家裡幹雜活,車衣廠,披薩工廠流水線,以及,快遞courier小哥,等等。
詳細內容請點擊如下鏈接收看我的視頻節目。
如果大家想發表評論,建議大家到油管去發表,在那裡更方便和大家互動。
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感謝大家的欣賞,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