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书信里,不时地给孩子寄去自己的诗作、词作,抒发自己的儿女之情,也借以催化孩子们的情商、情调、情趣。他给子女的诗词,反映出一片蔼然、温馨的父子父女之情,很有人情味。
1925年致思顺、思成的《虞美人》写到:“一夜愁里频来去,泪共沧波助。悬知一步一回眸,篏着阿爷小影在心头。天涯诸弟相逢道,哭罢还应笑。海云不碍雁传书,可有夜床俊语寄翁无。”
梁启超很有经济头脑和赚钱能力,自己坚持不发不义之财、不挣昧心之钱,也注意对子女进行财商、理财方面的教育,告诫他们要树立正确的财富观,鼓励他们自强自立,既不讳言功利,也要看淡名利。
他在评说山西商人的经营之道和制胜法宝时,写下“晋商笃守信用”六个字。在夫人李惠仙投机失败后,他写信告诫子女:“切勿见猎心喜,吾家殆终(始终)不能享无汗之金钱也。”
“财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智商反映人作为自然人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社会人的社会生存能力;而财商则是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11.大小宝贝们的慈父
父亲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很威严的,似乎不屑于也不善于以娓娓道来的语言表达对子女的关爱。梁启超则不然,他在孩子们面前是一个满心慈爱、满怀亲情的父亲。
梁启超的400封家书,是一位慈祥父亲与孩子们平等而亲切的心灵对话。梁启超亲切的称长女思顺“大宝贝”“娴儿”“Baby思顺”“顺儿”;称小儿子思礼“老白鼻”“老白鼻者”“老Baby也”;给思懿“司马懿”的外号;称思庄为“庄庄”,思忠为“忠忠”,思达为“达达”,思宁,却改为行名,呼为“六六”;或者集体称为“大小孩子们”“大孩子们、小孩子们”等。
这些各异的称呼都映衬出父亲梁启超的亲切与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