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閉]
賽珍珠[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已故粵劇表演藝術家新馬師曾第三任妻子——
賽珍珠 (演員)。賽珍珠

earl_Buck_1972.jpg" target="_blank" title="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

earl_Buck_1972.jpg" class="postlink" rel="nofollow">

賽珍珠(攝於1972年)原文名稱Pearl Sydenstricker Buck出生Pearl Comfort Sydenstricker
1892年6月26日
美國西維珍尼亞州希爾斯伯勒逝世1973年3月6日(80歲)
美國佛蒙特州丹比職業
作家、
教師國籍
美國教育程度
康乃爾大學藝術創作碩士獎項
普利策小說獎
1932
威廉·迪恩·豪威爾勳章
1935
[b]諾貝爾文學獎
1938
[/b]配偶
- 1917–1935:
約翰·洛辛·卜凱
(John Lossing Buck) - 1935–1960:
理查德·J·華爾士
(Richard J. Walsh)
父母
- 父親:賽兆祥
(Absalom Sydenstricker) - 母親:卡洛琳·史道廷
(Caroline Stulting)
簽名
earl_S_Buck_signature.svg" target="_blank" title="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

earl_S_Buck_signature.svg" class="postlink" rel="nofollow">

官方網站[align=center]
賽珍珠國際組織
賽珍珠[1](英語:Pearl Sydenstricker Buck,直譯為「珀爾· 賽登斯特裡克·巴克」,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
美國旅
華作家,曾憑藉其
小說《
大地》(
The Good Earth),於1932年獲得
普利策小說獎,後在1938年獲得
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獲得普立茲獎和諾貝爾獎的第一位女作家,以及作品流傳語種最多的美國作家。
目次
生平[編輯]
earl_Buck_Birthplace_2.jpg" target="_blank" title="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

earl_Buck_Birthplace_2.jpg" class="postlink" rel="nofollow">

[align=left]在西維珍尼亞州賽珍珠的故居
[/align]
1880年
美南長老會的
傳教士賽兆祥攜新婚妻子卡羅琳來華,卡羅琳在中國共生了二女一男,都死於當時無法防治的「熱病」,於是在懷第四胎的時候,被送回美國休養。1892年6月26日,賽珍珠出生在
美國西維珍尼亞州,起名為
康福特(Comfort
[2])。回中國後,改名為
珍珠(Pearl),「康福特」變為中間名。父母親在她出生3個月時一同來到
中國江蘇北部運河名城
清江浦(今
淮安市主城區),住在
老壩口基隆巷長老會差會;三歲時搬到長江與運河交匯處的通商口岸城市
鎮江,住在潤州山長老會潤州中學的平房裡(此處故居已經拆除);在那裡長大成人,她是先學會
漢語和習慣中國風俗(特別受益於其老師「孔先生」)後,她母親才教她
英語。值得一提的是,從幼年起,她就在鼓勵中開始寫作。
1910年,18歲的賽珍珠離開
中國,到美國
維珍尼亞州倫道夫·梅康女子學院就讀。於1914年獲得了學位之後,她又回到中國,並且在1917年嫁紿了
農業經濟學家
約翰·洛辛·卜凱。隨後他們舉家搬遷到
安徽北部的
宿縣(今
宿州市),在此期間的生活經歷成為後來聞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在1921年底她的母親去世後,全家遷到
南京,賽珍珠則在
金陵大學(今
南京大學部分)教授
英語文學,並兼執教於南高、東大和中大時期
南京大學英語系。1921年,他們有了女兒卡羅(Carol);不幸的是,這個女孩患有
苯丙酮尿症。1925年,她收養了賈尼斯(Janice,後改姓Walsh),之後又接著收養了8個孩子。1926年,她小別中國,到美國的
康乃爾大學攻讀
藝術碩士學位。旋即回到中國
南京。
earl_Buck.jpg" target="_blank" title="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

earl_Buck.jpg" class="postlink" rel="nofollow">

[align=left]1932年的賽珍珠
[/align]
1930年,賽珍珠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
東風:西風》,從而開始了她的寫作事業。1931年,其著名小說《
大地》問世,被後人認為是她最為傑出的作品之一。農民王龍的生活故事使她於1932年獲得了
普立茲獎。她1933年出版了《
水滸傳》首個英文全譯本
All Men Are Brothers,這也是她唯一的譯作。
[3]她的事業從此蒸蒸日上,並於1935年獲得了
威廉·迪恩·豪威爾勳章。
earl_Buck_(Nobel).jpg" target="_blank" title="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

earl_Buck_(Nobel).jpg" class="postlink" rel="nofollow">

[align=left]賽珍珠攝於1938年
[/align]
然而,1934年中國政局陷入了混亂,賽珍珠被迫離開
中國。她回到了美國,這時她的丈夫向她提出了
離婚,她同意了。之後又嫁給了
紐約出版商
莊台公司(John Day Co.)的總裁
理查德·J·華爾士,並且又收養了六個孩子。在完成了描寫其父母的作品《流放者》和《
戰斗的天使》之後,她於1938年獲得了
諾貝爾文學獎。曾任美國作家協會主席。
在1960年代中期,賽珍珠越來越受前舞蹈老師西奧多·哈裡斯(Theodore Harris)的影響,西奧多·哈裡斯成為她的知己,合著者和財務顧問。她的所有日常生活很快就完全依靠他,並讓他控制了Welcome House和賽珍珠基金會,由哈裡斯擔任該基金會負責人拿終身薪水。當哈裡斯被指控管理不善,挪用該基金會的大量資金給朋友以及用於自己的個人開支,並對員工的待遇不好時
[4],賽珍珠為哈裡斯辯護,稱哈裡斯「非常聰明,神經質並且有藝術天份」
[4]。賽珍珠的遺囑將她的個人財產和外國版稅分給哈裡斯控制的基金會Creativity Inc.,使她的子女只分到她財產的一小部分。
[5]她去世後,賽珍珠的子女們反對遺囑,並指責哈裡斯在過去幾年中對巴克施加了「不當影響」。開庭時哈裡斯缺席,法院判決其子女勝訴。
[6]
在她的一生中,賽珍珠創作了超過100部文學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題材包括小說,短篇故事,劇本和兒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她試圖向她的讀者證明:
只要願意接受,人類是存在著廣泛的共同性的。她的作品主題涵養了女性、情感(廣義的)、亞洲、移民、領養和人生際遇。在她的非小說作品中,最著名的是她父母的傳記《流放者》(The Exile,1936年)與《戰斗的天使》(Fighting Angle,1936年)以及她的自傳《我的幾個世界》(My Several Worlds,1954年)。
[7]
1973年3月6日,賽珍珠在
佛蒙特州的
丹比逝世,葬於
賓西法尼亞州普凱西的綠山農場
[8]。
與中國的關系[編輯]

[align=left]廬山賽珍珠別墅內賽珍珠的工作室
[/align]

[align=left]1900年在
鎮江的中國人
[/align]
賽珍珠生前曾經多次出入
中國教書,並對當地民風和各大事件留下深厚的感情,也因此將之融入到了往後的許多作品當中。但中國文化界對賽珍珠的作品多有爭議。魯迅評價賽珍珠的作品為「畢竟是一位生長中國的美國女教士的立場而已」、「不過一點浮面的情形」
[9]。
1937年
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奔走。許許多多美國人正是通過賽珍珠的小說了解到中國,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解囊相助。
賽珍珠有許多中國好友,包括
徐志摩、
林語堂、
胡適等人。賽珍珠邀請林語堂在美國發表作品,後來林的《
吾國與吾民》在美國一砲而紅。林語堂因發明中文打字機破產,曾向賽珍珠借錢遭到拒絕,唡人在美國打起出版官司,最後形同陌路。1954年10月,林語堂出任
新加坡南洋大學校長前夕,曾打電報向賽珍珠報告,賽珍珠沒回電報。林語堂說一句話:「我看穿了一個美國人!」
[10]
她因批評
蔣介石獨裁,
國民政府明令駐瑞典大使不得出席她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
[11]
她曾經同情中共,讚許毛澤東。認為當時的中共,是「完全為老百姓的事業著想」。由於她同情中國革命,在二戰結束後,賽珍珠因「親共」而上了中央情報局的黑名單,被懷疑是共產黨,黑檔案長達300頁
[12]。
由於她的小說《
北京來信》(1957年)、《撒旦永不眠》(1962年)與《梁太太的三個女兒》(1969年)批評建國後的
中共[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她的作品在
中國大陸長期被打壓,大陸文化界攻擊她是「美國反動文人」和「美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急先鋒」。
[14][15]1972年
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唡個月後,賽珍珠也向新聞媒體宣布自己即將訪華,但隨後因為
江青(當年她同
" target="_blank" title="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8%8E%B9_(%E7%94%B5%E5%BD%B1%E6%BC%94%E5%91%9

" class="postlink" rel="nofollow">王瑩爭演《
賽金花》的主角失敗,賽珍珠對王瑩捧場
[16])的阻攔,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
在中國
江西九江廬山、江蘇
鎮江、安徽
宿州、
南京大學,至今保存著當年賽珍珠生活過的
故居。
1990年代晚期,中美唡國展開了一系列圍繞賽珍珠的文化交流。2001年
羅燕改編賽珍珠小說《群芳庭》並自己擔任女主角,由
荷裡活環球電影公司和
北京電影制片廠聯合攝制的電影《庭院裡的女人》在中國和美國同時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