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一篇舞蹈家梁漱华老师的回国游记,主要是北京
北京的朋友,美食,蓝天 梁漱华
经过近半年的準备、查阅资料、网上查讯、联络预订机票酒店,07年11月底,我和剑文带著简单的行装,开始了长达六週的旅行,这是一个游历越南、柬埔寨、老挝三个国家十三个城市之旅程,最后再由香港返加。
我俩对各国历史文化深感兴趣,剑文更喜爱摄影,旅游看世界。在未成旅游热点前,我们想亲历那裡朴实的风土人情,游览闻名于世界的吴高窟等文化古蹟,更想看看如今劫后餘生,柬埔寨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安排交待好所有工作事务,我俩向旅程第一站-北京出发。
旅程安排中,北京仅能停留六天。出发前和在京的好友、老战友、北京舞院考级中心的老师都联糸好,安排见面聚会时间。到达首都机场,只见好友王蕙君、周立国夫妇带著羽绒大衣,手套,帽子在机场等我们。怕我俩行装轻便,冬装欠缺,他们想得十分週到。
2004年我应邀出席北京舞院建立50週年庆祝活动,己觉得北京变了样,这次到北京发现变化更大,海关人员个个年轻精干,面带笑容,乐於助人。市内自行车大量减少,大街上只见汽车如流水般涌涌驶来,海淀区人行过道都设在天桥上,大街中用长长的铁栏间隔车道,人行道,尤如身歷万里长城。行人走在街上看不清对面街的情况。高楼、车流、高大的混凝土建筑物、高速桥、长长的铁栏、拥挤的人群,没有空间,没有悠闲,走在街上,少了往日逛街人置身於市区内应有的乐趣和感受。在这个超大,向现代化发展的文化古城,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在北京终於见到了蓝天!到京后第三天,王蕙君夫妇开车带我俩去司马台万里长城,那天是难见的好天气,预报括风却变成睛天。他们说是我俩带来了好天气。我们四人在长城脚下的小村吃了简单的农家饭后,因电缆车停开,我们四人徙步登上了司马台第四城楼。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中,长城是如此壮丽。我们拍了数百张照片,因游人少,我们安静地享受,感受这美好的一切。据说以往由北京市到司马台长城开车要二三个小时,如今修了高速公路,路程少了一半。北京的高程公路修得非常好,和北美一样。
本想借此次旅行来考查自己的健康情况,重新锻练体力,纠正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可在北京却变成一天三餐均是丰盛的美食,我和剑文都在腰上加了一圈,担心走不动。从一下飞机王蕙君夫妇的接风餐-北京烤鸭,到临上飞机前的湖北名菜馆,北京的美食太多太多,朋友们一个个轮著请,特别是舞院的朋友们,他们都挑最好的饭店请我俩,我真想吃新彊菜,他们说不够”格”,直至离开北京时还是没有吃上新彊烤肉。
北京的副食品供应,应有尽有,热带水果处处可见。舞院考级中心的老师给我送来二大袋水果,内有脆枣,萍果,香蕉,橙子,柿子等,质量都十分好,走时连三分之一也没吃完。在北京除大环境差外,只要有钱什麼都有。难怪舞蹈界的朋友都喜欢留在国内,他们个个有房有车,比我们这裡过得还好。
能和战友,好友相聚最是开心。到京后第二天我在一川菜馆订了一桌,邀请我旧日志愿军文工团的老战友们。北京真大,他们都设法赶来聚会,连解放军报记者闻悉也来採访拍照。老战友们都退休了,不少己是高官要职,有房,有优厚的退休金,过著舒适的退休生活,每天的工作是唱歌,写稿,出书,旅游。照他们说是吃,喝,玩,乐的日子,真为他们高兴。
虽然我和舞队另外二个同年战友都己进入老年,但在老战友、老同志们的面前依旧还是”小梁”,”小凊”,”小兵”。聚会中洪炉的手机数次响起,外地的战友们知道这次北京聚会,纷纷来电问好并道思念之情。我们也给远在安徽芜湖的尤敏老团长去电话,一个个轮著讲,大家笑成一堆,彷彿又回到青少年时部队的快乐时光。这种战友情,终身难忘。
1梁漱华夫妇与好友王惠珺夫妇摄于颐和园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2.在美丽的蓝天下司马台长城显得更雄伟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3.和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李天欣主任及老师们在一起。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和北京前二十三军老战友们聚会合影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