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這兩條路徑中,哪條路徑您覺得最有可能?
劉仲敬:這就要取決於非常細節的偶然事件了。例如盧溝橋事件就不是必然的,蔣和他周圍的重要決策者在面臨著路徑選擇的時候,心裡就像是你在面臨著,比如說考兩個都想去的大學的時候,心裡是很猶豫的。這時候只要有很小的因素,就能夠把天平撥向另一方面。當然這不大會改變整體趨勢。在盧溝橋事變前夜,可以說是,國民黨聯合蘇聯打擊日本的基本戰略已經確定,戰爭早晚會爆發,但是會不會在盧溝橋事變那個節點爆發,不一定的,蔣也有可能再搞一個塘沽協定,再過兩三年再爆發,而這兩三年對他來說其實就影響很大了。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個樣子。在南海、台灣和釣魚島,任何一個細微的刺激性事件都可能把攤牌的危機提前兩三年或者是拖後兩三年。而照我看來,……【1 分鍾時間到】
問:有核國家之間存在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嗎?美國真的會為了亞洲盟國和中國打核大戰嗎?「西安以東全部核平也不怕」的這種同歸於盡的流氓心態能否恐嚇美國?
劉仲敬:中國沒有打核戰爭的資格,自從蘇聯瓦解以後,地球上已經沒有人有資格打核戰爭了。現在的核戰爭也無非是一種單方面的屠殺而已,也就是說你挑釁一下,然後被徹底核平,根本就沒有資格跟對方打一場勢均力敵的核戰爭。所以你等於說是,我假定對方為了人道主義或者其他資產階級軟弱性諸如此類的理由,是不會在越過紅線以後直截了當的采取報復的。這個是個很危險的假定。核威懾是什麼意思?核威懾就是使用核武器的決心。我覺得這種現象根本上的來源就是一種自欺欺人。自從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時候,假定美國人都是少爺兵;到伊拉克認為,海灣戰爭的時候,假定說是美國人不會到沙漠地帶來吃苦;現在又假定美國人都是地地道道的人道主義者,所以才幹得出廣島和長崎這種事情來。
洪水來臨時的慘狀
問:如果桂枝陷入無政府狀態,會有什麼可怕的事情發生?請您描述下那種危險的境況。
劉仲敬:這種事情在歷史上已經發生過 N 多次了。首先是配給制,配合黑市的大發展,然後配給越來越少,最後管制機器整個瓦解,社會落入還保存著戰斗力的流氓團體或者盜匪團體手中,只有他們能用搶劫的方式囤積到物資。跟他們沒有關系的人或者坐著等待配給的人開始逃難,逃難的人大部分都沒辦法到達目的地,或者是根本沒有合適的目的地可以到達,他們想要去的地方跟他們想要離開的地方其實一樣糟,甚至更糟。絕大多數人背井離鄉以後就永遠在歷史上消失了,無法懸測到他們到底是怎樣死去的,有較大的可能性就是,他們在死之前經歷了自相殘殺,像富蘭克林探險隊或者孔融曾經見到過的漢朝末年那種情況。
大洪水的慘狀及保命學
阿姨輕描淡寫地說,貴國每次朝代更迭帝都人口都會被清空,只有滿清例外,很多******豚還來質疑,我只能說他們閱讀能力太捉急。阿姨說的是一個很簡單而確鑿的事實。帝國的運作方式是征調各地的資源供養帝都,帝都基本沒有任何自給能力。帝國秩序崩壞,帝都馬上會陷入巨大的物資缺乏狀態,第一個冬天就會有一大半人凍餓而死。阿西莫夫筆下的川陀陷落就是這個景象。然後出現劫掠者,最後才是農民起義軍屠城。總之,朝代更迭之後,新朝得到的一定是一個空無一人的前朝舊都。事實上若是沒有清兵入關,北京人很快會被闖王屠殺殆盡。
大洪水期間,貴國會變成遍地哀鴻的食人樂園,可參考任何朝代更迭的記載,「某某末年,盜匪橫行,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大抵如此。阿姨說,我們可以去關注俄羅斯未來兩三年的新聞,慘狀乘以十倍就是貴國的大洪水景象。
人們能否熬過大洪水,一看地理稟賦,二看民間組織能力。地理稟賦很好說,土地越富饒,越能養活更多的人,抵御能力就越強。從這個意義上講,滿洲(滿洲有極大的可能被解體後的西伯利亞遠東共和國侵略)、天府之國、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都比內陸地區要好。
組織能力簡單講就是費拉化程度的反面。
傳統(人類社會的組織形態)的多樣性是抵抗大洪水的良藥。不同的組織形態,其效率是不同的。有的組織形態適合在惡劣的環境生存,但換一個相對富饒的環境就好顯得效率低下;有的組織形態沒法在惡劣條件下生存,但在富饒地區能發揮很大的優勢。
但在經過真正的考驗之前,沒人知道哪種傳統更優,而傳統一旦被破壞就是永久消失了,就算是「重拾傳統」,那也是照著原來的樣子重新建立的傳統。換句話說,有很多民間傳統看起來非常粗鄙,但因為是自發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它往往具備很強生命力,在危急時刻,這些粗鄙的傳統可能會挽救很多生命。
農業帝國的擴張實際上就是帝國用自己的傳統消滅排擠其他傳統的過程。而農業帝國的傳統就是費拉化。但帝國控制力有限,對疆域內不同地區的控制力也是不同的。簡單講,越靠近帝國中心地區,民眾費拉化越嚴重,越是天高皇帝遠的地區,越容易保存自己的傳統。
阿姨舉了個例子來讓我們理解傳統多樣性的重要:帝國治下的社會形態相當於高度同質性的麥田,雖然高產,但一旦來點外來物種入侵,那很容易就一個都不剩了。而恪守自己傳統的多國體系地區就像是熱帶雨林,各種生態位都蓬勃生長,你很難有一種生物能消滅掉所有其他生物一家獨大。
總體上講,大洪水來臨,離帝國中心越近越危險,那些民風淳樸而剽悍的帝國邊陲地區,存活可能性更高。另外,你和你身處的人群的德行也很重要,如果你發現自己生活的地方到處都是雞賊費拉豚的索多瑪,就算是流著牛奶和蜜的富饒土地也會被大洪水一並沖走。
一切都是被鎖死的路徑
簡單說,紅龍的意識形態決定了大洪水注定到來。
打個比方來說,綠教是病菌,有寄生體可以活得很有生命力,但沒了宿主自己也能活,就是活得憋屈點。但紅教是病毒。根據紅教的理論,如果紅教的目的真正實現了,那麼一定會殺死宿主,而宿主一旦死亡,病毒也會跟著死亡。於是紅教國家就處於一種無限精分的境地:一面要宣揚自己在意識形態上走自己的路,一面又要小心地不殺死宿主。所以,所有紅教國家都必然一路高歌「從一個偉大勝利到另一個偉大勝利」地走鋼絲,最後迎來大崩盤。
大洪水來臨時,國有經濟利用各種方式借屍還魂,攫取其他成員的養分以自肥,最後導致為經濟體效率急劇下降,突出表現為經濟危機面前毫應對能力,只能祈求印鈔機,最後就是惡性通脹與財政危機。
紅龍的這種意識形態決定了紅龍就是一群蝗蟲,在成熟的麥田中大吃大喝,麥田吃幹淨沒飛到新麥田上就會被餓死。
45 年的滿洲,78 年的人口紅利,就是紅龍面臨原有麥田吃完困境時新找到的麥田。而現在,貴國的人口紅利基本吃完,紅龍急需一塊新麥田,而最近最可能被貴國收入囊中的麥田就是港台。
紅龍要想存活,那麼勢必要吞下港台,用港台的麥田養活自己,但時間不等人,2030 年前不完成吞下港台的動作,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了。因為根據貴國的人口結構,2030 年是老齡化問題徹底爆發的時代,人口紅利完全變成人口負債。所以說,當今萬歲對外作死的手腕看似愚蠢(其實也是真愚蠢),但這其實都是被鎖定的路徑。
”紅龍要想存活,那麼勢必要吞下港台,用港台的麥田養活自己,但時間不等人,2030 年前不完成吞下港台的動作,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了。”
香港是被拿下了,可惜並沒得到什麼好處,金融中心沒了,英美人也不是傻子。劉阿姨少算了這一步。
劉仲敬如果不是一個狂人,就是一個神人。
但縱觀天下,狂人太多,神人幾乎沒有,所以,劉阿姨大概率是個狂人。
很有邏輯推理啊 基本上都是超前思維啊 熟讀歷史 以歷史為借鑒 可以通古今
不錯 拜讀了 謝謝你啊

包子系只有幾個月的空窗期可以拼死一搏 俄國被戰敗的哈 他就素手就阡吧 走向北朝鮮
當然 打也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