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 寫道: |
您錯了,當您去加油的時候,那個油站的加油機壞了,而您只能再跑80 公裡,您就只能叫拖車或者在油站露營,等油機修好
|
我屬於有裡程焦慮的那種,喜歡加滿缸。比如夏天我是這樣開車的,大溫出發,米詢加滿缸。甘露市再加滿。revelstroke還要加滿。golden還要加滿(雖然那裡油特別貴,但是不加我就很不安心)。然後到卡嘉莉再加滿。不喜歡跑長途的時候看到油表掉到半缸以下。
太尉 寫道: |
那要歸到“潔癖”一族~
|
可能是。我朋友開去卡嘉莉路上只加一次油。我也不能理解他們路上去油站喝幾次咖啡,居然不順便加滿缸。估計他們看我也很奇怪,golden那麼貴的油不加滿居然也難受。不過我有次真的在有一段鳥不拉屎的地方(fido連信號都沒有)碰到了暴雨引起的revelstroke那段橋封路,大塞車不能進不能退塞車很長時間(可能有兩三個小時,頗有點曬天氣也熱,還要開空調)。接近滿缸的油給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太尉 寫道: |
不好解決,我不敢開EV去基隆那,因為中途要充電兩次,DC充電站在休息點是有的,如果到的時候恰巧壞了,我就只能叫拖車,如果恰巧前面有車在充或者排隊等,我就只能先爬趟山,再看看輪到了沒有。
酒店?看你住什麼價錢的了,4星Up的,沒問題,反之,有問題~
|
EV不敢開去基隆那只能說你買錯了車或者買了Nissan Leaf之類的短途車。我那輛不光去過基隆那,西雅圖、波特蘭也去過幾次。Tesla的超沖站一般都有8個充電樁,最多見過20個(Guildford),最少也有4個(忘了是哪一次road-trip上碰到的一個小地方)。至於酒店,有的3星就有,有的5星都沒有。不過按現在的趨勢,有充電樁的酒店只會越來越多。
NTTD 寫道: |
EV不敢開去基隆那只能說你買錯了車或者買了Nissan Leaf之類的短途車。我那輛不光去過基隆那,西雅圖、波特蘭也去過幾次。Tesla的超沖站一般都有8個充電樁,最多見過20個(Guildford),最少也有4個(忘了是哪一次road-trip上碰到的一個小地方)。至於酒店,有的3星就有,有的5星都沒有。不過按現在的趨勢,有充電樁的酒店只會越來越多。
|
遇到大塞車的話這車大概可以撐多久?比如80%電量的話供暖三四個小時可以麼?可以打電話叫充電服務之類的麼?(油車可以讓道路救援送油)
空山 寫道: |
所謂的加上補貼之後很便宜的電車才開三百公裡。開長途不會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需要找充電樁麼?即使是沿著一號開,也好多路段啥也沒有呐。
要是買很貴的電車,樓主算的那筆賬又得重新算了。
|
買電車之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要學會plan,Tesla自帶的GPS也好,第三方的app也好,輸進去地址它就會告訴你哪裡該充電了。你再不用想要去哪裡加油了。你說這是compromise也好,你說這是科技進步也行。
NTTD 寫道: |
買電車之後最大的改變就是要學會plan,Tesla自帶的GPS也好,第三方的app也好,輸進去地址它就會告訴你哪裡該充電了。你再不用想要去哪裡加油了。你說這是compromise也好,你說這是科技進步也行。
|
還有個問題是充電還是有點慢。加油只要兩分鍾就滿缸了。我的車也才三萬出頭的裡程。不出遠門的話三周才加油一次。所以看起來電車並不能省多少錢(買車一下子就要付好大一筆錢)。
太尉 寫道: |
樓主偏激了~
有EV的我,得出的結論是:
現階段,買純電,不如買Plug-in
現階段,買特斯拉,是韭菜命
現階段,買各廠家貴價電車,是錢多~人傻~
|
偏激可能是有一點點,但是你又何嘗不是呢?我至少沒有給出一個所謂的結論,而你那個結論是以你那輛EV的有限經驗做出的。就像一個有了386的人在pentium inside的年代說電腦不合適放VCD,因為光驅只是兩倍速,顯卡還沒有硬解壓一樣。
空山 寫道: |
遇到大塞車的話這車大概可以撐多久?比如80%電量的話供暖三四個小時可以麼?可以打電話叫充電服務之類的麼?(油車可以讓道路救援送油)
|
三四個小時絕對沒有問題。電車的電池容量不一,以最便宜的Tesla來說是54kwh,也就是54度電。你看一下你家的電費單子,最多的一天用多少度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