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历史上出了9个狀元,他们的命运你根本想不到
2016-06-08 由 肇庆市旅遊局 发表于历史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各路新鲜热辣的高考狀元又将引发围观热议,还会引来名校争抢……嗯哼,看来只要是狀元,无论古今,都是人生赢家啊!
发哥细细数了一下,自隋唐开科取士、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科举制度以来,咱大广东虽说在古代被称为南蛮之地,但也有9人在金銮殿上被皇帝钦点为狀元郎。
辣么,金榜题名考上狀元484就万事大吉、一路亨通、升官发财、妻妾成群、儿孙满堂鸟? 他们最终的结局究竟是寿终正寝还是……
表急,看看不就知道了!
莫宣卿(834--868), 唐朝文宗大和8年诞生在广东肇庆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唐大中五年(851),
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狀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第一个「高考」狀元,也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
年龄最小的狀元。
生平
莫宣卿考取狀元後,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在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途中,病逝了!
小故事
相传莫狀元是遗腹子,母亲因家贫改嫁。由於赍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
....
简文会(南汉(907--958),广东历史上第二位狀元,佛山第一位狀元。南汉乾亨四年,简文会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狀元,先任翰林院编修,从事为皇帝起草、批答文书,撰拟文词等工作。後来升任尚书左丞相,成为南汉重臣。
生平
第三代南汉王中宗是个嗜杀成性的人,且挥霍无度。对这些昏庸无道的所为,简文会出於刚直的品格,披肝沥胆地犯颜切谏。中宗不但不聽,反而把他逐出宫廷,贬为刺史。他到任後,公正严明,爱民如子,因而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後来在当地寓所终老。
小故事
简狀元幼年丧父,母亲靠缝绣衣服维持生活,把他养大。因无钱供他读书,就凭自己略识几个粗浅文字为儿子启蒙。简文会生性聪明,勤奋好学,终於精通各类经典,吟诗作赋尤其擅长,附近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名。
....
张镇孙:南宋时期广南东路南海县熹涌(今广东省顺德伦教熹涌)人,生年不详,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辛未科狀元,卒於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
生平
德佑元年(1275)冬,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恭帝君臣降元後,宋臣拥立端宗赵昰即位,张镇孙奉诏与都统凌震招兵买马,誓图恢复。景炎二年(1277),张镇孙率军收复广州,军心,民心为之大振。但不久,元军又复占广州,张镇孙兵败被俘。4月,张镇孙自杀於大庾岭。
小故事
在广州市人民南路,有一条街叫
"狀元坊"。据考证,南宋时张镇孙住的那条街原名叫通泰里,自张镇孙中了狀元後,人们在通泰里的街口处建筑起一座富丽堂皇的狀元牌坊,於是便把通泰里改名为狀元坊。
....
伦文叙(1467--1513),字伯疇,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现为广东佛山澜石镇黎涌村)。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连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一,考中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
生平
伦狀元自幼家贫失学,但才气横溢,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做官後还算是顺利,正德八年(1513年)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於京师,享年47岁。伦狀元在广东历代狀元中非常有名,是很多戏曲和电影中的主角。究其原因,是伦家父子兄弟并以魁元策名,故天下称之为「一门四进士,父子魁三元」。据传,明朝皇帝御赐玉旨在黎涌村前建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
小故事
伦文叙孩童时由於家贫,经常因卖菜吃不上午饭,一粥店老闆怜其年幼,惜其才,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闆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後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後来,伦文叙不负众望得中狀元,衣锦还乡之时特地到粥铺感谢老闆,并请老闆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由於此粥无名,伦氏为此粥取名为"狀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而
"狀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
林大钦(1511~1545),潮州府海阳县东莆都仙都村(今潮州市潮安区金石镇仙都村)人。幼家贫,聪颖嗜学。明嘉靖壬辰年(1532)全国高考,21岁的潮州考生林大钦总分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成为潮汕地区在封建王朝唯一一位文科狀元。
生平
几年後林狀元以母老乞归,1540年母逝,林黛玉,哦,不,是林狀元哀伤过度而大病,1545年卒於葬母归途,年34虚。
小故事
林狀元以不足21周岁的年龄折桂,在中国历史上极其少见。林狀元在潮汕地区有大量传说故事,为一代代潮汕学子树立了一个奋发向上良好榜样。But,因其英年早逝、未有作为,留下「早出日头不成天」的俗语。
....
黄士俊(1570~1661),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明万曆丁未(1607年),37岁的黄士俊成为当年的高考狀元,并从此进入官场。据传年过九十,不能决事才辞职归乡,於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於家。(
难得的高寿啊!)
生平
黄狀元一生为官多近宫廷,前半生尚能洁身自好,颇获"清正"好评。
But,(好吧,人生总是有太多的转折),後半生的黄狀元在大义上有些反反覆覆:「明廷倾覆後,士俊终不能保晚节,剃髮易服,惴惴躞蹀於清将李成帐下。後受人责难,深为痛悔,策动李成栋反清。清军大举反攻,士俊年老不能随军转移,孑然退隐山林。 」
小故事
黄狀元被後人戏称为「鸭蛋狀元」。据传,当年穷书生小黄进京赶考前去岳父家借盘缠,正赶上岳父在家中宴请宾客,因嫌其衣衫褴褛,连客厅的门都没让进,只拿了唡隻鸭蛋打发他走人,幸好岳父家的几个奴僕倾囊相助,才有後来的狀元及第。据说黄狀元後来还写鸭蛋诗,其中警言不少。
....
庄有恭(公元1713~1767年),13岁即通《五经》。1739年被还珠格格她爹乾隆皇帝钦点为狀元。史料记载,庄狀元一生清正,勤政爱民,当时江浙常受海潮的影响,作为江苏巡抚,他自然把兴修海塘作为工作中心,其治水思想和方法至今尚有借鑑意义。
生平
庄有恭几十年的政治生涯中经受了罚俸、革职、赴军台效力,甚至秋後问斩等惩罚,郄又一次次被乾隆赦免。但关於他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究竟是劳累病逝?还是吞金自尽?据传,乾隆皇帝认为庄狀元是国家之栋樑,决定加封高官,为保护庄狀元,自作聪明特地用12道黑牌召其进京。谁知道,庄狀元接到12道黑牌後,以为死期将至,立即召集一家大小,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讲:「伴君如伴虎,日後子孙切勿在朝庭当高官。」随後吞金自尽。
小故事
也许是受先祖遗训影响,庄有恭后庄家鲜有从政的名人诞生,倒是有位赫赫有名的乒乓球运动员——
庄则栋,中国近代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国现代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的重要人物,使得乒乓球真正成为了我们的「国球」。
....
林召棠(1786年~1873年)。吴川在清朝出了个狀元,这对於地处边陲海隅、鉴江流域的高州府下轄县来说,可谓鲤鱼跳龙门传说的现实版。这条跃过龙门的大「鲤鱼」就是林召棠。林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跨越18、19世纪之间,享年87岁。
生平
林召棠高中狀元後授职翰林院修撰,充任国史馆纂修官,又任陕甘正主考官。後因感官场污浊,託病辞归故里,终身从事教育,受聘肇庆府端溪书院主讲十五年。林则徐来粤查鸦片,常与林召棠书信往来。卒於1872年,享年87岁。
小故事
林召棠的父亲从小对他管教甚严。有一回,其父聽人说林召棠戏弄女性,十分生气,本想责罚儿子一番,可又一想事情尚待证实,便出一合字上联,令儿子对下联,从中进行试探。上联是:奴手是拏,切其乱拏奴手; 少年林召棠聪慧过人,猜到有人诬告自己,父亲正信疑参半,於是对以下联:人言是信,不能轻信人言。他父亲见下联对得好,言之有理,便去调查,证实是邻人诬告。
....
梁耀枢:生於清道光十二年,广东省顺德县光华乡人,封建社会广东最後一位狀元郎。
生平
梁狀元自小父母双亡,由堂兄梁介眉抚养长大。中了狀元的梁耀枢不忘堂兄梁介眉的抚养之恩,对待他如对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 梁耀枢一生做事,严谨。遗憾的是梁耀枢因为为官时积劳成疾,告老还乡後不久,便於光绪十四年 [1888] 病逝於自己的家乡,享年56岁。
小故事
据说,梁耀枢出生时,人们好像聽到天空中响起了优美的旋律,乐音悦耳动聽,同时产房里一阵异香突起,正在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訝之时,只聽「呱呱呱」,梁耀枢出生了,这事在当地称为奇闻。
....
发哥说
1300馀年,中国共出了600多个文狀元(《中国狀元谱》考,有名有姓的文狀元599个)。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其实大有作为的狀元寥若晨星,大都淹没在名利的烟尘中,反而是考试并不那么出色的进士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主骨。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柳永、秦桧、文天祥、解缙、于谦、严嵩、徐阶、张居正、袁崇焕、张廷玉、郑板桥、纪晓岚、刘墉、曾国藩、康有为……这些人都不是狀元,氮素,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牛气哄哄!老话说的好,「不读书不行,读死书也不行」!!
最後,发哥送上一首韩再芬的黄梅调,明天放假了,泥萌哼著小调该去哪浪就去哪浪吧!
来自中新社广东发布
狀元资料、图片来源於网络
点我分享到Facebook
相关文章
广东历史上的九个狀元,其中唡个早逝、唡个自杀、一个是鸭蛋狀元
2016-06-10
高考完了,下来又将会上演名校抢狀元的戏码了。你以为狀元就会平步青云吗?还真不一定!这几天,不是流行了这么一个段子嘛——有唡份名单,你对哪份名单更熟悉?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广东历史上的9个狀元5个在佛山,莫氏有一个上榜!
2018-07-12
自隋唐开科取士、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科举制度以来,广东历史上一共出过9位狀元。其中5位在现今佛山境内,1位在广州出生,1位在肇庆,1位在潮州,1位在湛江。
古有「狀元」文化基因,今有高考金榜题名|博古通今
2018-06-06
据统计,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75万。比2017年增加35万人,佛山约有5.1万人参考高考,比去年增加2000馀人。
人中翘楚 大魁天下
2016-03-27
广东历代9位文狀元和5位武狀元「亮相」番禺「狀元」是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更是让广大学子心嚮往之的梦想。近日,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和番禺博物馆主办的《广东狀元》展览在番禺博物馆开展,吸引了众多家长带著小孩前往参观「学习」。
广东狀元系列|悲情的抗蒙狀元——张镇孙
2018-06-03
希望各位广大考生都能沾上古代学霸的灵气,在本届高考中,旗开得胜,取得优异成绩,并最终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同一口井养出唡个狀元?其中一个还是广东史上第二个狀元
2018-04-23
我们都知道从隋开始就出现了科举考试,从此标誌著中国封建社会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到社会上层实现抱负,让更多的人才可以为国效力。
市民爆料!佛山千年狀元井被封盖了,相关部门回应……
2017-09-05
在佛山,有一口「狀元井」,据传该千年古井因「一井养育唡狀元」而蜚声民间。但近日郄有佛山市民爆料:作为佛山市文化保护单位的该口古井或受损。究竟是咩回事?狀元井在佛山市石湾镇澜石黎涌村简地(黎涌上村),俗称「龙头井」,是南汉沿用至今的古井。
文化|番禺第一位狀元为国捐躯垂千古!广州狀元坊都因他而改名
2017-05-06
提起广州狀元坊,对於众多追逐潮流的青少年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此大街售卖各种时尚的装饰品和小玩物,吸引了广州乃至周边地区众多的青少年来这里购物。但原来这位狀元和番禺有著莫大的联系!广州狀元坊为何更名?指的是番禺第一位狀元?
不知道现在的人考试之前,还会吃这种粥和汤吗?灵验吗?
2018-07-09
都说广东人无论是在吃的还是用的都比较讲意头,尤其是颇有仪式感的生日宴、年夜饭,甚至小到孩子的开学宴都讲究「意头」。说小孩子多吃芹菜就会「勤勤奋奋」,多吃葱会「聪明伶俐」,吃蒜头会算数比人快。
清朝狀元书法水平如何,看看他们写的字
2016-05-06
广东九名科举狀元,这个县级城乡就佔三名文狀元,还有一名武狀元
2017-12-21
提起广东顺德,通常人们会联想到这里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以至遍地土豪,一个县级区域有世界500犟企业就唡家。土豪顾名思义就是虽则腰缠万贯但文化不高的样子吧!
广东古代9大狀元,有5个出在佛山!为什么佛山这么厉害?
2016-04-18
古人有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狀元是士人学子们孜孜以求的终极理想。佛山自古崇文重教,历来人才辈出,包括狀元文化在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素有「狀元之乡」的美誉。
「孙氏网」历朝历代孙家总共出了多少个狀元?果然孙氏人才辈出
2018-07-13
唐制,举人 赴京应礼部试 者皆须投狀,因称居首者为狀头,故有狀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 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废除,历经近1300年。
在科举取士时代,一位为粤西赢回面子的湛江才子
2017-11-19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单刀会鲁肃,江南士子尽寒心。这是狀元林召棠,在苏州才子们的质疑与讽刺下,提笔为关帝庙写下的一副对联。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粤西大地,在林召棠之前确实没走出狀元郎,林召棠可以说为粤西赢回了脸面。在古代远离王权中心的地方考狀元有多难。
佛山第一个狀元简文会:乱世诤臣
2016-05-24
穿过喧闹的市声,在澜石藜涌上村拥挤的城中村建筑的缝隙里,藏有一口古井,人称"狀元井"。井水深幽清澈,流经千年而不腐。过路的本地村民会告诉你,这口井的水非同一般,因为它抚育了唡位狀元,一位姓简,一位姓伦。村民口中"姓简的狀元"便是佛山第一位狀元--南汉狀元简文会。
广东最後一位狀元,梁耀枢书法作品,网友评论:让多少书法家汗颜
2017-04-08
致高考後的各位考生们——细数明朝的历代狀元(三)
2017-07-17
纵观中国的各朝历史,明朝似乎是最有骨气的一朝,不和亲不赔款,天子守国门,而明朝的文人们亦是如此。终大明一朝,共产生了五十七位狀元,明朝的延续数百年,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於庞大的文官集团,也就是与明朝阉党并存的东林党。通过了解这些狀元们,或许可以了解一下那已逝去的大明王朝。
广东最後一位狀元郎,竟然是一名顺德人?|话说佛山
2018-08-19
△这是《话说佛山》的第23期分享本文约1201字阅读需要4分鐘广东最後一个狀元郎梁耀枢,清代顺德唯一的狀元,也是封建社会广东最後一位狀元郎,以文才出众、清正稳健而名满当时和後世。
端溪书院山长林召棠狀元对岭南文化的贡献(一)
2018-05-12
後任当时堪称岭南最高学府的端溪学院山长十二年,在传承文化精神、培养人才、繁荣诗坛、发展端砚文化和姓氏文化等方面,都为岭南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虚白斋旧藏清末团扇书画合璧册——嘉泰秋拍预览
2016-10-22
虚白斋主人 :刘作筹(1911-1993),广东潮安人。字均量,自号虚白斋。早岁入上海暨南大学,跟随谢公展、黄宾虹习画。後居香港,服务於银行界,精鑑赏收藏,晚年将所藏书画700馀件悉数捐予香港艺术馆。
一条路阅尽佛山千年人文风流
2016-11-24
黎涌陈氏大宗祠屋脊上精美的陶塑公仔。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位於黎涌简地村的文保单位「绿瓦亭」。
广州狀元坊在哪里,狀元坊的历史文化故事
2016-08-02
「唐孟郊七言绝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能够高中狀元似乎就是古代才子们一生的梦想,在广州也有著一个独特的狀元坊。那么,本期广州文化一起了解广州狀元坊。狀元坊是一条古老的内街巷,已有700多年历史,因宋代狀元张镇孙故居於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