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段子,臉書老板扎克伯格,他的老婆是東亞裔,一天她跟小扎說:“你們這個facebook中文音譯是非死不可,太不吉利了”,扎克伯格想了想就問“那你有什麼好主意嗎”,說完只見他老婆關掉某寶的直播間,說“要不就叫‘買它’”。於是扎克伯格把Facebook(非死不可)改名成了Meta(買它)。段子就是段子,大家就當一樂,但是細想一下,好端端的公司為何要改名呢?當真正了解這家公司的黑歷史,就不難理解更名的真正意圖了。
“中國好女婿”人設崩塌
曾經爆火的影視作品《社交網絡》,讓公眾知道了扎克伯格的狗血發家史,商人無利是不起早的,作為猶太民族的扎克伯格,血液裡流淌著猶太祖先的精明與狡黠,他們知道在中國商機永遠是最多的,而且市場份額也會是最大的。怎會不好好的利用這豐富資源推廣臉書網呢?2014年扎克伯格來中國訪問清華演講時的種種壯志凌雲豪言壯語。在中國人做足了一個中國好女婿的戲碼,打親情牌的扎克伯格想讓中國人知道他是不一樣的美企業家,因為他是中國女婿一切會從中國的角度出發為中國著想,做出一系列情真意切的親中行為,如學習漢語說,到天安門晨跑,他都是在不遺余力的在中國造勢,宣傳他的臉書網。而後幾年間頻繁訪問中國,惺惺作態的表演著勝似比國人還愛中國的丑態。雖然從中獲得了一些粉絲量,但大部分國人並不買帳,因為中國人講究“日久才能見人心”,拭目以待的看著扎克伯格對待中國極度熱情的反常行為。就在中美關系緊張時,妥妥80後的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跳出來證實“中國從美國科技公司竊取技術是證據確鑿的”,引來中國的一片嘩然,“中國好女婿”的人設徹底崩塌。
丑聞纏身的臉書
翻看臉書公司的新聞報道,不難發現,數據泄露、拖欠工資、性騷擾、歧視、職場霸凌、危害美國充斥在臉書公司的輿論場。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10月27日報道稱,臉書前雇員米婭·金和約翰·多伊將扎克伯格的主要助手布萊安·莫斯泰勒和私人安全主管利亞姆·布思列為訴訟被告,多伊稱,在為扎克伯格工作期間,經常被迫加班,一天超過8小時更是常有的事情。身為同性戀的多伊還遭到布思多次取笑,並遭到其性騷擾。上司用食物對他比畫了一個露骨的性暗示、故意摸他的腹股溝等。最神奇的是,據訴狀說這個布思連他的亞裔老板娘都敢歧視,有次普莉希拉出了個小車禍,他就扒著眯眯眼說“亞洲女性是出了名的馬路殺手”。
Facebook傷害兒童、煽動分裂並削弱美國民主。這是10月3日,曾經在Facebook工作過的數據科學家弗朗西斯·豪根在美國國會作證指控。Facebook為了流量,故意根據算法推薦用戶更多地看到能夠引起憤怒、激發恐懼、煽動仇恨的內容。
蘋果CEO庫克評價臉書,說它是一個“由企業、數據販子、新聞偽造者、熱錢投機者以及地痞無賴組成的生態系統,其生存基礎就是監控用戶行為並投放針對性廣告”。
據美國之音報道,2021年初,臉書再被爆出超5億用戶個人信息遭泄露。被泄露的個人信息包括他們的電話號碼、姓名、住址、生日和電郵地址等。這些信息被發布在一家不知名的黑客網站上。這已經不是臉書用戶信息第一次被發現遭到泄露。2018年3月,美英媒體曝光臉書上5000萬用戶信息數據被一家名為“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公司泄露。
更名難掩窘境
成熟品牌的大公司很少見到改變名字的操作,一般大公司的名字在行業有相當的品牌效應,像肯德基炸雞簡稱肯德基,日本汽車品牌尼桑改為日產,社交媒體公司Snapchat更名為Snap,這種更名都是為了強化品牌意識。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更名金拱門,則是為了加快品牌的本土化推廣。然而一些備受矚目的公司在出現丑聞或爭議之後會選擇更名。如萬寶路(Marlboro)的制造商菲利普·莫裡斯(Philip Morris)將其名稱改為奧馳亞(Altria),而ValuJet在1996年的一架飛機失事後成為了AirTran。當年谷歌改名,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應對公司面對日益顯著壟斷審查問題,此次臉書更名是顯然為重塑臉書品牌聲譽的典型手段。投機取巧的小扎妄想通過更名,實現金蟬脫殼,掩蓋公司面臨的困境,依然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