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朋 写道: |
应该的,红哥大公无私令人敬佩。
|
我是到哪里都尽力做事不讲话的 但所有的印度裔和华裔看见我 都肃然起敬
Dura 写道: |
说不戴口罩的现在要偶们戴俩口罩,凌乱了
|
我知道病毒无孔不入 出去带一个 回来洗脸和鼻孔 洗洗手 做到尽量而已
那个杂志的文章的一部分原文,昨儿个俺转贴啦。。哈哈
明娘娘 写道: |
那个杂志的文章的一部分原文,昨儿个俺转贴啦。。哈哈
|
转啦转啦 共党蒜冻本地华谋体反对政府 主要是小土豆 表明了大外宣赤膊上阵 对自由党攻击 我反问他们为啥不叫马社长出社论或者上中文电视台啊
HongMei 写道: |
转啦转啦 共党蒜冻本地华谋体反对政府 主要是小土豆 表明了大外宣赤膊上阵 对自由党攻击 我反问他们为啥不叫马社长出社论或者上中文电视台啊
|
再转贴一次呀::
加拿大头号庸官谭咏诗
RISE
截止至本文发稿时,加拿大全国已有239万人感染新冠病毒,占总人口比例的6.2%,而死亡人数则突破三万大关。如今随着变种病毒奥密克戎的进一步攻城略地,加拿大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已达到近4万人,第一大城市多伦多的病毒检测点基本崩溃。
与此同时,
作为加拿大联邦首席公共卫生官的谭咏诗,竟大言不惭地在电视前吹嘘,新的一年会让大家和长期干扰日常生活的病毒更舒适地共存,还说历史上每一次疫情都会结束。
谭咏诗每年挥霍着纳税人支付的26万加元年薪,更因为是公务员铁饭碗,不需要被问责,她确实可以更舒适地与病毒共存。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笔者相信他们是无法舒服起来,毕竟原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医疗保健系统绩效排名,加拿大排名第30位,领先于美国和中国。。。也就是说加拿大本可以通过发挥医疗体制优势,成功抗击疫情,成为西方标杆,
但就是因为有谭咏诗这种庸官在,让现实中所谓的抗疫变成北美乃至国际笑话,只能跟隔壁邻居拜登福奇之流烂苹果比烂。
要知道2020年1月武汉是最早向全世界发出人传人预警的,加拿大也是第一时间就从武汉撤侨,
但彼时的谭咏诗却坚称,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病毒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对加拿大人而言,疫情风险仍然很低且可控。
直到当年3月份,加拿大疫情终于爆发,
谭咏诗依旧是煮熟的鸭子嘴硬,建议大家不要戴口罩,而且扬言拒绝旅客入境和采取隔离措施对控制疫情不会起太大的作用。最可笑的是,2020年年底谭咏诗才第一次呼吁大家戴口罩,勤洗手,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但当时病毒早已在加拿大境内四面开花。
如果说谭咏诗仅仅是庸官,那么
接下来的这位只能用恬不知耻来形容。她完全是被省政府人为造神捧起来的,甚至还利用疫情出个人传记和时尚品牌大发国难财,而她就是卑诗省首席公共卫生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
2003年加拿大非典疫情为全球前五位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共有251人感染,44人死亡,且主要集中在多伦多。值得一提的是,邦妮·亨利当时正是多伦多市首席公共卫生官,她的真实水平可见一斑。
不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由于邦妮·亨利戏精十足,多次在记者会上哽咽落泪,外加她的声音的确有治愈感,特别是每次结束记者会时说出的那句所谓金句要保持善良,冷静和安全(Be Kind, Be Calm, Be Safe),一下子收割韭菜无数,并成为她的财富密码。
最早炒作邦妮·亨利的媒体是美国纽约时报,2020年6月,纽约时报不顾卑诗省严峻的抗疫现实,竟然头版为邦妮·亨利洗地,称赞她面对海上剧烈的风暴,唯一的坚持就是不能让这艘船沉没,作为全加拿大乃至北美抗疫最成功的卫生官,。。。现在卑诗省共有27万人感染,每天新增确诊近4000人,而美国也进入了拜登时代,为什么死亡人数会比特朗普时代高,为什么百日疫苗新政遏制不住疫情,为什么福奇承诺的2021年底实现免疫变成空话,纽约时报记者你们心里面没数吗。
但这些丝毫不妨碍邦妮·亨利捞钱,温哥华著名设计师John Fluevog与她合作,设计出以邦妮·亨利为名的粉红樱桃色搭配漆皮环扣的限量版高跟鞋,音乐家Phil Dwyer则创作出有关邦妮·亨利的歌曲The Ballad of Bonnie Henry,在音乐网站Sound Cloud共享收益,时装品牌Sophie Grace,Madame Premier在征得邦妮·亨利本人同意后,与温哥华艺术家Mandy Sobo合作,共同发行了印有邦妮·亨利肖像画的限量版T恤,至于邦妮·亨利自己,干脆就利用金句Be Kind, Be Calm, Be Safe出版个人自传,还使用车站公共电视进行大张旗鼓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