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毛戈平给徐老师画的这个妆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佐证
但今天羊要说的,不是让大家去学毛戈平大师的技艺,毕竟咱看一百遍到自己手上也还是不会。
先明白骨相化妆的思路是什么,才能让你更简单的上手操作。
这一切要先从达芬奇画鸡蛋开始讲起
1、找准亮暗面的关系
在美术的素描中,明暗结构线是让作品生动起来的重点。
而想要塑造立体的骨相妆面,找结构线其实跟我们的内轮廓线是一样的
羊先澄清一个概念:虽然亚洲人的脸上,并非结构越多越好看,但是毫无结构的脸,可能会让你显胖浮肿。
找准内轮廓线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亮面与暗面。
在毛戈平的这个经典妆容中,其实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但往往我们容易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的暗面不在最边缘处,而是处在内轮廓线上。
注意观察,颜色最重的地方处于明暗交界线
关于这一点,之前毛戈平的采访中同样有提到过:比起阴影直接从后往前打效果要更加立体,同时避免了大面积打阴影显得妆容脏
古典妆容大师杨树云,在他近期的作品中也能看到。
并非古典美人就没有了立体修容的方法,它同样存在只是相对弱化。
2、把缺点变优点
先知其长短,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
找到面部最暗的地方,对应就是面部最亮的高光点。通过手动位移高光点的位置,可以从视觉上打造想要的效果。
通常欧洲人颧骨窄、面部折叠度高,对应的高光点就更靠近面中区域
而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点,将高光点位置向内移动。
羊P了一张5毛钱特效,给大家看下对比效果
这其实跟之前毛戈平说过的骨骼挪位
思路不谋而合
众所周知,骨相越立体,高光点就越明显。
欧洲人的眉骨偏高,眉弓处就会有较明显的局部高光点
即使我们的眉弓相对没有那么高,也可以通过从无到有制造高光点来达到效果。
这种高光点思路,在古早的古装剧里就已经在使用了
但需要注意,高光点的位置也不是随意画的。它还应该根据我们的人脸结构,顺应肌肉走向。
举例栗子~比如很多人会错误的把面中提亮点概括为眼下三角区
其实这是不对的。真正的亮面三角区是沿着鼻梁侧面向面中过渡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填充完眼下连同苹果肌时,会显得肿胀感很强,因为它不符合人体结构呐~
听君一席话,犹如听君一席话
咱不能光在理论阶段呐!接下来美妆博主羊上线,给大家详细讲讲骨相化妆的实操~
骨相化妆的实操教程
羊觉得现在很多视频博主的骨相化妆教程,都是通过滤镜+打灯手法。
有些甚至为了营造反差感,刻意丑化皮相化妆的效果
刻意画歪的眼线/
对此,羊只想说中国人不骗中国人!网络诈骗犯没有感情!!
对于骨相化妆,羊拆分了几大步骤,赶快来学习吧~
首先,对于粉底液的色号选择不是越白越好,过白的颜色会让你更显膨胀。
通常比较可行的色号参考,是选择接近脖子肤色为佳
其次在涂抹时,应该是由内向外晕染开,甚至厚度上也是由内而外逐渐变薄的。
针对修容羊前面已经讲过了,沿着内轮廓线逐渐向亮面与灰面过渡
为了妆容更有层次感,要明确区分开哑面高光与亮面高光:
哑面高光通常面积更大,主要为了提高面部平整度。而亮面高光为小面积点,主要为了让面部更立体。
哑面高光主要利用在我们的面部沟壑区位置
在轮廓上,为了优化流畅度,也可以使用它来提亮颞部区域
塑造骨相感不可缺失的亮面高光,除了前面说到的颧骨、眉弓两点之外。
像五官中的鼻子部位直接决定了中庭的长短,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挪动高光点区域
下巴高光点的位置也同理。
长下巴的高光点则在靠近下唇区域,短下巴的高光点应该是靠近下巴的最底端
对于圆脸来说,腮红和口红的线条同样使用逆向方法来实操,把曲线感变成直线感更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所在。
好啦,关于化妆的内容已经说完啦,不过羊还想叨叨几句。
我们化妆的初衷是为了看到更好的自己,而让身心更愉悦。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精致的妆容和无瑕的皮肤仿佛才是政治正确一般。
撕开互联网的滤镜回归到正常生活里,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Iris一样,没有毫无缺点的皮肤,也不是所有人都顶着无懈可击的妆容才可以。
要知道,真正的化妆自由是,不化妆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