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入門處的機器上刷了市民公園卡,便如刷了門禁卡般進到園子裡。
移步換景,郭莊處處是賞景佳處,滿月門洞、扇形窗洞、長方形窗洞、賞心悅目亭,甚至是假山的石洞,都是取景框,將西湖和園林之美如一幅幅畫框入門窗中。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年末十二月,本計劃到郭莊看紅楓,沒想到卻被園子裡的茶梅吸引了去。
郭莊種了不少茶梅,第一眼看到一株淡粉茶梅,舍不得移步,卡嚓嚓一個勁兒地拍;一轉身,又有一株玫紅色茶梅,靜悄悄開在一株紅楓之下,於是又卡嚓嚓拍了一通;沿著園子裡的池邊慢走,走到靠西湖的短牆,不得了,又發現一株白色茶梅,白得冰清玉潔,白得清絕孤傲;步入“香雪分春”堂,經天井院子後門出,後門邊還有一株絳玫紅暈染著白斑的茶梅,更是活潑個性。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茶梅的名字中,“茶”因其花形像茶花,故取“茶”字;“梅”,則因開在冬季,又隱約透著梅花香,故取“梅”字。
茶梅原產於日本,雪一樣白的茶梅,讓人聯想起日本富士山山頂的純淨白雪,因此白色的茶梅又名“富士之峰”;淡粉的為“昭和之榮”;玫紅色的為“冬牡丹”;還有更多花色、品種的茶梅,我尚未能將它們的名字一一匹配上,值得更多觀察和探究。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若是的拿金庸小說裡的姑娘來比茶梅,白色的茶梅,有仙骨氣,是絕情谷的小龍女;淡粉的茶梅,是姑蘇水鄉中讓段譽魂牽夢掛的王語嫣;胭脂紅帶點白的,是古靈精怪,既淘氣又乖巧的郭襄;玫紅的那色茶梅呢,則讓我想起《倚天屠龍記》中十分美麗間透著三分英氣、三分豪態的趙敏。
茶梅為山茶屬的一種,但茶梅不是茶花,兩者區別大致也能道出個一二三四五:
一、花期不同:茶梅花期長,能從十一月一直開到來年三四月,茶花大多開於二三月;此時所見多為茶梅。
二、大小不同:茶梅大多低矮,為灌木,而茶花則要高大許多,為喬木。
三、落花不同:茶梅花落,花瓣一瓣一瓣落下,茶花則是完整的一朵一朵落下。
四、枝上細毛:茶梅的枝、葉、柄、子房上有茸茸細毛,山茶則沒有。
五、花香不同:茶梅有梅花般清清淡淡的花香,山茶花則沒有香氣。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郭莊有西子湖的曼妙之美,也有文人雅士的自我陶醉,郭莊的茶梅也如這園子一樣,曼妙、自我陶醉。
茶梅一朵朵接二連三地開,花瓣一瓣瓣接二連三地落,開不斷,落不斷,教人忘了此時已深入冬季,水杉紅了,梧桐落了,荷花枯了,湖水淡了,夕陽薄了,黑夜長了,只有茶梅自顧自在冬季散發著春花般的噴薄力量。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喜歡郭莊而喜歡上了茶梅,就是覺得這園子裡的一亭一閣、一草一木、一湖一水、一雲一雨,都深得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