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草
陽聖說:“創建生命禪院時代,就是還債的最好辦法,也是修道的最佳捷徑。”
你開悟了嗎?你知道你的前世今生嗎?你是這一世才來到人間的嗎?你盡心了心還了這一世的債務,那你的前世呢?你的前前世呢?你是不是清楚你生生世世欠了別人多少債務?來到世間,難免受塵世的污染,這世道,別說還債,誰不是舊恨未消又添新仇?否則,也不會人人見面都看不順眼了。欠債啊。這一世沒殺人、殺生,誰又能保證在生生世世的轉生中沒幹過?如果幹過,殺了數條人命,你怎麼還?去仙島群島洲,怎麼去?你想想就去了?你練練功就去了?你打打坐就去了?憑什麼?你欠的債怎麼辦?你談談情說說愛就去了,笑話!糊塗!
陽聖已經把道理講的再明白不過了。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要想獲得,必先付出。別說沒開悟,即使開了悟又如何?開悟易,證、守難。不去做工,不去積存在天上的財寶,想上天,憑什麼?唐僧師徒歷盡千辛萬苦,經歷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向佛祖討要經書,也得先付錢。沒錢,一邊玩去。到商店裡,不付錢,就能把東西拿走嗎?這就是理,這就是宇宙不變的法則。練練功就去了,練功的多了;打打坐就去了,打坐的也多了,比你能吃苦的人多的是;想想就去了,想上天的人都數不過來了。憑什麼讓你上仙島群島享受億萬年?能不能去,那得看你在建設天下大同,創建生命禪院這件為天下蒼生造福的工程中,你扮演了一個什麼角色,你做了多少工,你付出了多少!一分辛勞,一分收獲,分毫不差。說的更明白一點,這大同建不成,誰也別想回去。佛陀的弟子回去了嗎?那是誰還在那生生世世的折騰?耶穌的門徒回去了嗎?那是誰還在那裡一個勁的傳道?他們也必須參與到禪院時代的建設中來,才有回去的希望。
那麼,創建一個生命禪院時代就能了卻一切債務嗎?不錯。大家想想,開創了生命禪院時代,讓大同呈現人間。這是什麼功德?是誰為此付出了汗水、血水?不是我們的“勞”換取了人間的大同世界麼?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栽了一棵參天大樹,哪誰來乘涼?是還在人世間輪回的生命。那麼這生命中有沒有你牽掛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生生世世的債主?他們憑什麼享受這一切?我們欠他們多少債還還不了?不但會還清所有的債,所有後來生活在我們開創的大同世界的人們,都要欠我們。那我們會不會積下無數的財寶?我們會不會上天?
所以,創建生命禪院時代,就是還債的最好辦法,也是修道的最佳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