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草
我的反常思维怪论二:欲望是求道的原动力
先在开头郑重声明:本文谨献给有正常欲望的,还需尽心了心,在“程序”中苦苦奋斗挣扎的院草们。至于已经有了一定境界,把欲望修得很低了的院草们,就没有必要再把欲望撩拨起来了。对本文看了一笑置之即可。
许多宗教经典包括佛陀教导我们:人不应该有欲望,我们应该满足于我们所拥有的,欲望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只有把我们的欲望降低到最低,我们才能快乐,等等。
导游在《上善若水》中也教导我们:只讲奉献,却不与任何人争,好处全让给他人,道不亏人,等等。
很抱歉,我又要与佛陀和导游唱唱反调了。我认为这对于我们今天大多数在“程序”中修行的人们来说,有些脱离了实际。
追溯欲望的本源
先说说这个万恶的“欲望”是怎么来的。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谁最初把“欲望”植入人类的意识中的?在我看来,是那个创造了万物的造物主,也就是上帝!如果你们硬要说是撒旦的那只伊甸园中的“苹果”也行,但不要忘记了撒旦也是上帝的仆人,没有那只“苹果”,这个游戏就不好玩了,呵呵。所以这个游戏在一开始,欲望就被放入我们的体内。因此从根本上说,欲望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我们当初被设计成了这个样子,欲望是我们的本能和天性。
我不认为有欲望是一件错事,食欲,情欲,性欲,爱欲,物欲,成功欲,求道欲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它们引导着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奋斗,是我们攀登人生和生命两座高峰的原动力,没有它们,我们的人生就缺乏创造力。试想,如果我们去为一个吃不饱肚子的人传道,会有效果吗?对于大多数生活困难的人们,我们应该鼓励和帮助他们去满足欲望,至少可以生活无忧,然后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意识和思维指导行动,让他们直接在改善物质条件中体会宇宙生命的奥秘。正如导游在“我的无相浑沌人生观”一文所开释的“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取决于心态,快乐在于心灵,富裕取决于窍门,自由在于追求,完善完美在于思维,得道成仙取决于意识。”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度人,我相信,生命禅院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共同开创生命禅院时代。
我的求道经历简介
因为我是一个欲望强烈的人,所以在求道路上,我一直是饥渴的,永不满足的。过去几年来,我身在海外,朋友本就不多,更不用说道友了。所以,当我遇到生命禅院,读到“万教归一,走上帝的道”的禅院基本理念时,我狂喜,终于找到一个中文网站了,终于能与志同道合的中国人交流了!尤其是禅院的情爱性爱观让我一见倾心!
在与禅院相遇之前,我已经有5年的求道经历,我的人生观,情爱性爱观,世界观就是在这5年的不断追求中形成的。当时我求道的动机很单纯,就是物质和心灵双富裕。所幸的是,我所接触到的都是西方的人性和灵性探索第一手资料。
我的第一位灵性老师是一位80年前远渡重洋由印度去美国宣传万教归一的上帝之道的瑜珈大师(大师,不过是中文翻译法,是印度对有修为的瑜珈师尊称,如同老师,导师,先生,等。我对大师这个名称没有任何反感,相反,我喜欢称所有具备修为的人为大师,这是出于内心的尊敬,也是对他们功德的肯定。对于我来说,我爱称谁是大师,是我的事,与大师们无关,呵呵),通过学习他们给我寄来的资料,受益匪浅。现在这位先驱的追随者,在全世界也已发展到几千万人。最传奇的是,在大师传道期间的20世纪40年代,吸引了当时美国的一位千万富翁,最后这位富翁把所有财产捐给了这个社团,自己回归平凡,随老师修行,最终以瑜珈修炼法圆寂。呵呵,各人的经历不同,个性不同,追随的老师也不同,我只想通过我自己的经历说明,欲望与求道不矛盾,甚至也是求道的原动力之一。物质条件更是传道的基础和好帮手。
我觉得佛陀指的欲望是“贪欲”,欲望是一把双面刃,它既可以成为把我们导向贪婪,也可以成为把我们引入寻求真理之道的原动力。如果有人问我应不应该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心愿,我会对他们说,只要这不伤害到别人,就去吧!我这样告诉你,是出于我本人的经验。
在奋斗了一段时间后,你自然会从这一切中开始思索:你会发现,再多的食物,你的胃也就只能装那么多。再说到底,我们短短的一生又能拥有多少欲望呢?于是,在我们不断追求的某个阶段,一个新的起点就这样产生了:我们所有的物质欲望,包括食欲,性欲,情欲,爱欲,成功欲把我们引向了寻求真正的自由和解脱之道!
压抑欲望就是压抑人性
对于我来说,欲望或心愿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天性,就如同一条小河自动而又自然的汇入大海。如果我们的欲望是出于攀比,嫉妒,或仇恨,那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即对别人也对自己造成伤害。可见,欲望本身无罪,有害的是隐藏在欲望背后的不良意识。从另一方面讲,你觉得压抑你的欲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么?难啊!我发现许多折磨我们的问题和痛苦恰恰是因为我们压抑了欲望。我读过一个心理治疗案例,一对夫妻关系非常不好,通过灵性治疗师的深度治疗和挖掘原因,最后发现起因原来是他违背了自己想成为计算机工程师的心愿,而顺从他父亲之愿成了位医生。他因此而终身不快乐,这种压抑进而影响到了与伴侣的关系。从人性角度看,压抑欲望/心愿会造成许多人生难题,甚至会引发暴力行为。对我来说,欲望,心愿,愿望是同义词,同出于性的本源,只不过“心愿”和“愿望”听上去更好听些而已。
也许,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为什么你让我们去追求欲望?”我会告诉你,如果你体验了欲望,接下来你也会有求道的欲望。我见到不少人失败了后,告诉我说,他们满足于现状了。那么什么才叫满足?我的理解,只是因为你失败了,然后你就找了了一个名词“满足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