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maohu
- 時間: 2021-8-16 21:05原創:那一座城
阿富汗,戰火紛飛,最近全世界的關注中心。
當地時間8月16日,據半島電視台報道,
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員占領了阿富汗總統府。
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在內的60多國發表聯合聲明,
表示阿富汗人應該生活在安全、保障和尊嚴當中。
中國外交部表態,阿富汗戰亂已經持續了40多年,
停止戰爭、實現和平既是3000多萬阿富汗人民的心聲,
也是國際社會和地區國家的共同期盼。
今天,我們重溫一篇那一座城的舊文,
把目光轉移到一批長期因為戰亂而逃亡的阿富汗國寶。
這頂金冠上的金片,
輕薄如紙,能隨風舞動。
2000多年前,這金冠屬於一名阿富汗的貴婦,
但在25年前,這頂金冠差一點毀在喀布爾亂飛的炮彈中。
之所以還能與世人見面,
靠的全是一個博物館館長,
他拿著賣白菜的錢,卻操著賣白粉的心。
這個國家擁有超4000年文明史,
閱盡東西歷史時刻,是文明的交匯處。
這個地方遺存的驚世寶物,
甚至能堪比上古埃及的圖坦卡蒙法老墓。
很多人不知道,
以前阿富汗的國家博物館,
一度擁有超過10萬件文物與藏品,
風格豐富多樣,
橫跨希臘、俄國、印度和中國。
上面那個金冠,也曾來源於這個博物館。
△ 阿富汗古城裡的科林斯式石柱
△ 古代中國的銅鏡
△ 公元1世紀,彩繪玻璃杯
△ 公元1世紀的象牙飾板
40多年來,阿富汗人民飽受戰爭的折磨,
先是蘇聯入侵,接著軍閥混戰,
然後是那個炸大佛的塔利班政權,
總之,這個地方沒有一天消停過。
全球暢銷小說《追風箏的人》
和《國家地理》雜志封面的阿富汗少女,
兩者講的都是阿富汗難民的顛沛流離。
△ 1985年6月的《國家地理》封面,著名的“阿富汗少女”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博物館的文物自然也難逃這戰火的威脅。
戰爭中各方賣文物買槍彈,
希臘化古城遺址被翻個底朝天,
令人驚艷的驚世瑰寶被流入黑市,被沿街賤賣,
戰爭帶來的“黑暗”——停電,
甚至用了博物館內的檔案來生火。
△ 時任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長奧馬拉·汗·馬蘇迪
上世紀90年代,這些戰火燃燒到首都喀布爾,
每天,都有炮火從博物館的上方掠過。
時任館長馬蘇迪,一刻都不敢閒著,
聯合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給管內的每件文物都設計了逃跑路線,
細致到編冊、包裹、裝箱、運輸,
偷偷地送到他們認為安全的地方,
這樣的事情,在現代文明社會裡還是第一次發生。
△ 博物館工作人員轉移部分館藏 -
-
第 2 樓 / maohu
- 時間: 2021-8-16 21:05沒過多久,馬蘇迪館長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1993年5月,一顆炮彈落在博物館的頂上。原本雕工細致的佛像頃刻間被炸成碎片,青銅器被熔成廢銅,空中翻飛著無數的黑色灰燼,一時間讓人分不清到底是來自中國還是印度的古籍。他站在一片廢墟上,他也再沒時間心碎,他提著煤油燈,就著殘光,去拾起掉落的文物殘片。萬幸的是,火箭落下之前,這家博物館最珍貴的文物大部分都已被轉移。原來早在1989年,在總統的許可下,馬蘇迪館長和工作人員開始努力,從10萬件珍寶中挑出國寶,封存在總統府的地下秘密金庫內。這個金庫裡,△ 館藏的棱紋心形飾物,公元25-50年據說, 這個秘密金庫由6位“守門人”掌管,只有他們到齊,拿出6把鑰匙,才能打開大門。曾經,有博物館人員遭恐怖分子嚴刑逼供,哪怕丟掉性命,也沒人說出一句關於會泄露文物的話。圍繞這些不見天日的寶藏,一直都流傳著許多充滿“抓馬”的情節,但幸好的是,人們知道,文物是被保留下來了。△ 塔利班炸毀巴米揚大佛的瞬間實際上,這些藏寶故事多為流傳,人們保護寶藏的故事,真實得平淡且近乎無趣。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的年月,馬蘇迪館長會不定期去到總統府。他每一次都來到,都會打開那個秘密金庫的鐵門,測室內濕度,查每只箱子的外觀有無變化,臨走前再默默關上鐵門。戰爭帶來的損毀,讓大部分的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人們更擔心的是,走在大街上隨時被炸飛。而這些曾經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竟然有心思,去管地下室濕度的高低。更要命的是,他們明明就守著一個天大的大秘密,卻不能告訴任何一個人。2003年,塔利班被推翻後,阿富汗重現和平的盼望,馬蘇迪館長,終於能說出心中的秘密了。那一天,他和30多名文物保護者,擁擠在封存文物的小房間裡。他們用圓鋸割開上鎖的金屬箱子,火花飛濺。正是上面的那張照片,一度被人稱為阿富汗文化“浴火重生”。打開第一個露出的袋子,看見的正是25年前馬蘇迪館長親手修復的文物。2萬多件文物,包括開頭的那頂皇冠在內,毫發無損。馬蘇迪館長隱藏了多年的心頭巨石,落地了。這15年來他用無言的「愛」,總算換回國寶的安然,他們最初最希望的模樣。△ 打開總統府寶藏後,文物人員在清點國寶戰爭中一再受挫的民眾,感謝像馬蘇迪的文物工作者,讓整個國家的文化都能存活至今。馬蘇迪卻婉拒這些感謝,只可惜,人們期盼的「和平」只維持短短幾年,之後的阿富汗,再次陷入混戰的泥沼。馬蘇迪館長死命保住的國寶,剛從箱子裡取出來,又被裝回去,踏上漫長的“世界流浪之旅”。阿富汗的文物專家精選了231件國寶,將它們送到歐洲巡展“避難”。十幾年過去,感興趣有能力的歐美博物館,幾乎都走了一圈,民眾也開始審美疲勞了。這批文物又來到“絲綢之路”的東邊,先是日本和韓國,後來是中國。2017年,北京故宮展出後這批文物,沒想到,這場海外文物“接力”因此橫生變故。美國的一個博物館突然取消展覽,意味著這些國寶,只能一直在流浪。每年有太多的平民,死於阿富汗的武裝沖突。還好中國人夠義氣,國內多個省市的博物館伸出援手,接待這位遠方的“貴客”。文保愛好者聽到它的可憐身世,紛紛到博物館官微留言,盛情邀請它到自己城市裡展出。最終,這批國寶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後來這些珍寶又“去”了韓國,最後結束流浪被送回了阿富汗,而且據說是被安放在總統府內,如今,總統府被塔利班攻占,這些阿富汗國寶又要去送死了嗎?· END ·
【版權說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
-
第 3 樓 / pws07
- 時間: 2021-8-17 06:23
-
第 4 樓 / 空山
- 時間: 2021-8-17 08:10
-
第 5 樓 / GPS2000
- 時間: 2021-8-17 13:01
-
第 6 樓 / smschat
- 時間: 2021-8-17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