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那一座城
我是城城,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上海。
其实在五一假期前,城城我一个人偷偷跑去了上海。趁着假日人流到来前,在上海的老街区里走街串巷,拍啊拍啊,一路暴走……
在上海工作过的同事,让我顺便拍一下他们曾经在上海走过的路,坐过的马路牙子,打卡过的那些网红店……
以及,他们那个并不遥远,但印象有些模糊了的上海。
看完了照片。他们感叹地说:“也许,看懂这些照片的人,都离开上海了。”
东平路
“这地儿可算老一代的网红聚餐点了。每到周末睡醒,就来到这里赴一场春光明媚的约会,一起放空,等餐,喝酒,聊天。”
“自从离开上海之后,再没有这样的氛围了。”城城的同事看着这张照片说。
这张照片一下把她拉回了3年前,那段放松又惬意的日子。“我们都觉得,那时候的时间真多啊。”
五原路
城城没在哪个城市见过,有比在上海生活的人更爱遛宠物的。
他们会为宠物装扮,和自己的穿搭融合在一起,变得不再是简单地“遛宠物”,而是把宠物当成一位「今日份的出行伙伴」。上海人爱骑自行车,你甚至还能看到宠物们的出行车车。
“不是我吹牛,上海的氛围真的很适合生活,以及做任何事!就是生活成本太高了哈哈哈……”
衡山路
席地而坐,不问归途。
坐在梧桐树下的悠闲,是这儿独有的。
我猜,她刚刚应该也在想开心的事儿。
中山东一路
1924年,旅居上海的日本作家村松梢风,在他的代表作《魔都》里第一次用“魔都”两个字来形容他看见的,那个魔幻的上海。
97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网红城市排行榜里,上海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来上海玩儿的人,都会在外滩看陆家嘴的繁华。
而喜欢上海的人,至少有一个原因会是喜欢中山东一路背后的万国建筑群。每一幢的“上海门面”都是一个上海故事,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一生。
苏州河
苏州河的名气,总被大哥黄浦江压一头。
苏州河,名曰“苏州”,却是一条地道属于上海的河流。据说,19世纪时人们总爱从上海坐船到苏州,就把这条直抵苏州的河流叫做苏州河。
比起黄浦江,苏州河像一条“不动”的河流,上海都几乎把它忘记了。乍浦路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有一些人径直地骑过,很少会留意到这是苏州河。
巨鹿路
“你为什么爱上海?”
你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做自己。
这座城市最美的地方,是开放与包容,这里无限欢迎各种不同的文化与肤色。
当融入到这里,问题就有了答案。
长乐路
弄堂里,是他们的老上海;
弄堂外,是每个人的「大上海」。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像一只鸟儿一样,飞过弄堂生活,又再飞去了那些摩天大楼之间。
西唐家弄
这个城市,被高楼大厦和红瓦白墙一分为二。
红瓦白墙的搭配,一定是上海生活里,最最深的记忆。一边是旧区,承载了过去;一边是新区,担起城市的未来。
光启南路
上海,藏着很多人的过去与未来。
光启南路上,一眼望不到头的街道,新式里弄三三两两挤挨在马路旁边,放慢脚步,再放慢脚步,欣赏这专属上海的某个角落。
下一个走过的这里的人是谁?也许是你。
虹桥弄
上海的生活,不是我们看到的电视剧。
并非每个人都住在装潢精致,门面光鲜的公寓或小区里。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人在破旧老房子里“蜗居”。
也许是我们任何人的其中一个。
光启南路
从窗里伸出晾衣的枝杆,是上海最日常的光景。
衡山路
衡山路旁的小马路,养活了无数网红和淘宝店家。
武定路
如果走在路边常常遇到:大面积的玻璃,人们在窗边吃着食物,朝向路边坐。
那么,这里就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