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代化妆思路,可以用红棕色眼影打在下眼睑处,无需强调轮廓和阴影,肿泡的眼睛也可以驾驭,甚至表现感更强,眼睛看起来像哭过一样,楚楚惹人心怜。
活色生香款:“寿阳妆”,也叫“落梅妆”。梅花清媚而不流俗,馨香怡人,浓妆淡抹均可以用来点睛,一抹嫣红,瞬间让眉目灵动娇俏。
那时的女子用梅花花瓣贴在额头上,或用薄薄的金箔纸剪成梅花形,覆于额头或者面颊上。
一笔赤艳的点缀,再素净的面孔也炽盛几分。
温婉柔美款:宋代理学兴起,流行更加素净端庄的“三白珍珠妆”,额头、鼻梁、下巴涂白粉,额头上的花钿、太阳穴处的斜红、酒窝处的面靥,全部由珍珠代替。
似泪珠,似晨露,又仙又美。
纤纤细眉便可传情,樱桃小口莞尔一笑便可倾倒众生,简单的粉妆用珍珠点缀,纯美柔嫩好似月光。
▲图片来自@许忆Vin
现在的珍珠妆,可以根据面部比例或个人喜好,
随意放在眼角、眉梢、颧骨的位置,配上纱质面料和清透的淡妆,光波流转间,女性更加柔软、优雅,仿佛天使落入凡间。
我们传统的面饰是自然灵性和人文情怀的产物,或淳朴,或清新,或夸张,凝聚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精神情愫。
现如今,中国女性所使用的化妆品基本都是西方产物,传统的花钿之风不该从我们的化妆艺术中消失。
下次拍写真或出去玩,不如试试这几种美丽的面饰吧!
2、强痛感:文身、穿孔等
在特定的场合下,这种“装饰”并不排除对人体的某种“破坏”,
比如刺青、穿孔乃至佩挂异物,统称为“人体装饰 ”,或简称“体饰 ”。
酷、个性、新潮,嘻哈男女、引领潮流的弄潮儿都偏爱这两种体饰。它们也慢慢从小众走向大众,人们对其审美态度也更加客观。
面部的穿孔,比如唇钉、鼻钉、眉钉、耳钉等,它们的作用也是牵引视线,把目光吸引到更加漂亮的部位,也有调节面部比例的作用。
身体上的穿孔,比如
脐钉,小小一颗闪烁更加点缀平坦的小腹,流畅的腰腹曲线;
锁骨钉,让锁骨的轮廓更加鲜明,看起来很精薄纤瘦。
虽然都很疼,但大家有没有发现,穿孔和文身,要么就一处没有,要么身上有好几处,这两件事都会让人上瘾。
“疼痛”带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于短暂的痛楚后,在生理上表现为获得满足的一种 “快感 ” ,而快感是美感的基础。
文身和穿孔都是个人的爱好和自由,但要注意,穿孔本身带有很大危险性,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遗症。还有那些纹身贴纸,其中不仅有粘合剂,还含工业染料等物质,毒性都比较强。
健康比美丽更重要。
人体装饰在当代
面饰的兴起,一是作吸引的工具,二是作叫人惧怕的工具,它要么引人入胜,彰显着自己的与众不同、增加两性吸引,要么拒人千里,古代的英雄、勇敢者以这些装饰物为标志,威胁或恐吓敌人。
人类对于自己的童年,古老的过去,总是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所以它们流传至今,并且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仍然以各种方式生存、延续。
现在很多流行元素中强调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因此森林中的花草、鸟儿,大海中的贝壳、小鱼等都成了面饰的题材。
▲图源网络,侵删
甚至连人们想象中的森林里小树妖形象也出现在我们面前:女士们眉毛上贴着卷曲枝叶的图案,长长的睫毛上贴着绒绒的羽毛,面颊上爬着精美的小昆虫…
▲图源网络,侵删
而中国曾经流行的花钿,在古代被赋予了很多含义,也被倾注了很多情感。“薄妆桃脸, 满面纵横花靥”。
▲图源网络,侵删
经过长久的发展后,花钿对现代的审美文化也产生着影响,现代服装秀中经常有模特面部贴的星星点点的亮片、珠宝和钻石。
有的浪漫、有的灵巧、有的彰显野性、有的富含柔情,彰显了千年前花钿的作用和美,也为衬托着女性大放光彩。
举办传统婚礼的时候,也能看见花钿的踪影,比如喜帖和伴手礼等,新娘穿的旗袍纹路和盘扣等都有借鉴古代花钿的设计。
现代面饰、体饰的嬗变后,依旧有着历史厚重修长的影子,曾被人们视为奴隶枷锁、刑具的鼻环、唇环,视为野蛮愚昧象征的文身,又重新复活开来。
但我们民族的装饰,比如真正的花钿,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大多是
对花钿的衍生和再创造,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使用习惯和审美。
回溯到百年甚至万年,当我们惊叹某种时尚的装扮和人类童年的行为方式出现惊人的重叠时,它是事出偶然还是某种规律的展现?
人类的审美奥秘,还在等着我们不断探索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