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藏传佛教史,就是“腐败”和“改革”不断轮替的历史。
宗喀巴所处的时代,藏传佛教界有不少腐败现象,很多上层僧人直接参与掌握政治、经济权力的活动,追求世俗的享乐,并为各自的利益常常发生争斗。一些教派的僧人不遵守佛教戒规,自命密乘,公开娶妻生子,聚敛财富,贪婪成性。有些教派中将寺院的职务不传给最有资格的大德,而是传给自己的子侄,成为家族世袭的权力。
公元14、15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弛,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荡自恣。上层僧人仗其特权,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妇女供其奸淫。
经过宗喀巴师努力,重申戒律的严肃性,认为戒律才是僧人应该遵行的行为规范,做为僧人必须受戒律的约束,藏传佛教有所改观。但有些腐败现象的遗毒,还延续至今。
藏传佛教传承制度源自萨迦派,由家族男性中抽签选出继承寺庙及产业。他们的领导者被称为“王位持有者”或“萨迦法王”。噶举派的噶玛巴世系在此基础上首创转世传承制度。其他教派,如宁玛派与格鲁派也纷纷跟进。宗格巴的格鲁派后来在西藏取得优势,但无法一统天下,妥协的结果,格鲁派承认其他教派的既有转世制度,但中止任何新的转世传承派系产生,而且其他教派的既有转世继承者必须由格鲁派转世继承者达赖喇嘛来加以认证。清朝政府取得西藏统治权后,对于转世传承也多所限制,这也让新的转世传承无法出现。因此目前的转世转承大多都可追溯至清代。清代乾隆以后的活佛要经金瓶掣签认定。
金瓶掣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