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陳年舊事,能驚動各位過來看一眼,兩位版主還不惜降低標准加個紅印,偶感受到了大家的鼓勵。其實偶只是寫寫剛來溫時的一些體驗,謝謝各位的留言、鮮花和花籃及版主贈與的那個紅印記.
GOOD ARTICLE, KEEP ON GOING, MAN!
經過數年職場的拼搏,身心疲憊的偶重返校園當起了學生,來到了一個沒有人注意你的地方,遠離了喧囂的城市,不必再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當獨自漫步在寧靜的校園裡,望著不遠處的碧海、頭上的籃天和北溫的群山,心靈深處有一種極度放松的感覺,這種感覺真好。
只可惜這種感覺並不能消除剛來時的不適應,除了享受不了夜晚的寧靜之外,還有許多不習慣的地方。這裡的學校,既沒有班主任,更沒有班幹部之類的設置,課程也不是固定的,沒有人告訴你每學期何時該注冊,何時該交學費,選什麼課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放在網上,得靠自己去了解。有一次去圖書館借書,發現學生證不好使了,後來一問原來是沒有按時交學費,將偶在學校的戶頭給凍結了,而這一切都沒有人事先告訴你。
在國內的時候,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後來參加工作,都有人安排,過慣了每周五下午政治學習、聽領導訓話和被人安排的日子,一下子來到沒人管的地方,反而有無所適從的感覺。晚上坐公車回住所,望著車窗外城市中的萬家燈火,更加體驗到獨在異鄉的無奈和寂寞。看中文報紙、聽中文電台、瀏覽中文網站竟成了閒遐時打發時光的節目。記得來的時候注冊了一個中文網,經常會在郵件中收到華人社區的一些信息,如租房、招工等。一日,郵件中看到一中餐館招人的信息,打電話過去,老板娘要偶過去看看。餐館就在離學校不遠的地方,開餐館的是一對國內過來的中年夫妻,男的當大廚,女的收銀。人很熱情和善,不象以前見過的幾個老板斜著眼睛看人。老板娘介紹說招刷盤子的人外加送餐,別的也沒問什麼,就是要有車。偶感覺這對夫妻是誠實生意人,如是告訴他們偶會很快買車,老板娘說買了車後再給她打電話。
也許是刷盤子心切,也沒有考慮別人會不會要偶,第二天就到處打電話張羅買車的事。事後想起來,要是餐館不要偶或找了別人,偶當時買個車光保險每個月都是150來塊,對偶是個不小的負擔。偶這人就是憑感覺做事,感到這個餐館會要偶,也就沒有想那麼多。在學校學生活動中心,看到一賣車的廣告,90年的美國破車,什麼牌子已記不清,手動,要價3000,偶這人買東西最不會還價,最後以2860塊成交。車子也沒有送到車行檢查,自己開了一圈,感覺只要開得動就行,估計那對賣車的老外夫婦也吃驚,原來還有這麼好騙的中國人,偶說他們騙偶,是因為車還沒開一個星期,就壞在半路上,叫托車拖到洋人的店去修,花了近一千。後來送餐後晚上回家被撞報廢,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隔天偶就開著車來到餐館,老板夫婦非常吃驚,沒想到偶動作這麼塊,老板娘說這幾天正在安排人試工,要偶回去等,到時會打電話叫偶試工。開著剛買的舊車,過了一把開車的癮。接下來是周末,那時北京的室友和他剛過來的妻子還沒有搬走,於是計劃開車去北溫玩,那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偶們三人一路談笑,穿過溫市中心,在史丹尼公園轉了一圈後,上了獅門橋。車一上橋,感覺腳下不對勁,油門越踩越深,車卻越來越費力的爬行,到了橋的中間,油門已不起作用,靠著橋的下坡把車滑到了橋的另一頭,推到旁邊的岔道後再也不動了。當時真是一籌莫展,既不知道到哪家車行去修,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把車送到車行,最後還是北京室友有經驗,偶們來到加油站,找到了托車公司的電話,把車拖到了附近的一車行,原來是離合器壞了,連稅加拖車一共900多,老外的車行貴的嚇人。想想才買的車就變成這樣,心裡好不難受,事後想起來,這個車開始就是有毛病的,只是偶沒有經驗,試車的時候,聞到過一股燒焦了的糊味。
盤子還沒開刷,先學到了車壞在路上怎麼辦,也算是加國經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