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1 楼 / 小8毛
- 时间: 2007-9-14 17:03
-
-
第 42 楼 / 逸立
- 时间: 2007-9-16 13:34
-
-
第 43 楼 / 飞翔的鸽子
- 时间: 2007-9-16 14:37
-
第 44 楼 / 三文鱼
- 时间: 2007-9-16 14:43
-
第 45 楼 / carboy
- 时间: 2007-9-16 14:51
共-产-主-义 写道: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温哥华的秋意也一天天浓厚,校园宽阔的林荫道上,落叶越积越厚,几阵秋风秋雨过后,树上的枯叶已所剩无几,清洁工人背著吹风机之类的东西,将地上厚厚的落叶吹到一起,然后装车运走,校园里到处是这种吹落叶的机器声,提醒著人们又一年将尽。学生们大多在家中准备考试,校园人影渐稀, 开始变得宁静起来。
随着圣诞节的将至,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系办公室的大门上,挂上了用松柏树枝挽成的绿环,绿环的两旁各挂着一块红布状的饰物,至今也没弄明白代表什么意思,想想大概和国内的春联、门神一样的东西相似吧。不知是谁在试验室的门口摆上了棵圣诞树,树上的彩灯忽明忽暗的,叮叮铛铛的铃声,随著开门和关门声响起,试验室的几个老外工作人员,正在谈论着到哪里去度假。而这一切于偶而言,除了感到身处异乡之外,丝毫没有一年将尽该轻松一下的感觉,别说定下论文的大致方向,连个头绪都没有,按目前的进度,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完成,看着眼前的现状,想着未来,有一种有力也无处使的感觉,心情象温哥华阴雨朦朦的天空一样沉重。
圣诞之夜是在老房东家度过的,大过节的,本来不想打扰人家,况且只在别人家住两个月,无奈这位来自上海的房东太太打了几次电话,要偶过去吃火锅。房东太太为了消除偶的顾虑,特意说没有别人,就他的两个儿子和现在的几个房客,都是偶认识的人,盛情难却,身在异乡的第一个圣诞节,就这样情松地都度过。
这里顺便提及一下这位房东太太,房东太太现在已六十有余,早年由上海出嫁香港,于九零年代初移民温哥华,人是绝对精明能干,眼光独到,膝下有两个儿子都由她一人拉扯大。老公一直留在香港,到这边后就贷款买了一栋西区的房子,远在香港的老公负责一部份供款,其余的靠房客租金维持,大约两年前,远在香港的老公停止了供款,只好卖掉房子,租住了两年公寓后,如今年在列治文买了栋近七十万的房子,仍然当著房东。
房东太太的大儿子很建谈,和偶无话不说,这些家事都是他自己说的,他说他老爸停止了供款,是因为在香港找了个比他年纪还小的女人,且生了孩子。言语中流露出对他老爸的怨恨,说是如果西区的房子现在才卖的话,可以至少多赚20万。偶只好安慰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你自己现在也已大学毕业,有一份工作,没有老爸的资助也过得下去。这位小伙子十来岁来加,和偶十分投缘,周末晚上若有空,总要开著他新买的BMW从列治文到校园的咖啡店聚聚,一聊就是几个小时,小伙子很难理解偶赚得比他多不少,为何还是开著1200块买来的破车,每次见面,都建议偶买新车,他体会不到过惯了节俭日子的人,是享受不了这份奢侈的。
房东太太的大儿子还特热心,记得刚来不久,一个劲地介绍加拿大和国内的不同,说垃圾要分类,酱油瓶要洗净后才送回收,并说颜色不同的废纸都要分开,刚来时热心地带偶去商店买手机,带偶去北温滑雪,总之一切他认为值得去做的事都会建议你和他一起去,热心的有点过头。偶喜欢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想法单纯,从无害人之心,不想偶世故。不过他看到偶如今用的手机还是他当年介绍的那个老手机,一个进地直摇头…
好文章。
加拿大还是好人多 -
第 46 楼 / carboy
- 时间: 2007-9-16 14:54
共-产-主-义 写道:
校园的樱花虽美,但花期不长,经雨一淋,花瓣纷纷撒落在草地上。业余找份工做的想法并未随樱花的凋谢而消失,每隔几天就买份星岛,看有没有招人的新广告。说来也怪,到了加国,人一下子变得节俭起来,那时就是买份报纸,打个电话,都要犹豫一下,这在国内时是不可想象的事。记得刚来时房东的大儿子拖偶去滑雪,一次用掉了九十多块,心疼了好一阵子。
找工去过列治文的一家餐馆,西区41街上的一家餐馆,还去过本那比的一个二手车场,说是要招人洗车,但是都没有成功,不是已经找到人了,就是嫌偶没有经验。一日,看到枫叶岭的一家餐馆招人,偶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女士问偶住哪里,偶说在温哥华,她叫偶先查查地图再说,当时不知道原来枫叶岭离得很远。那阵子卖苦力的工都如此难找,可以想象当时新来的移民找工作的艰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刚来的人大多有语言上的障碍,只好挤到中餐馆、洗衣店和制衣厂等干不需要英文的活,偶租住的房子中,上上下下七个人,不算偶有五个人在餐馆打工,就不奇怪了,不象现在,到处是雇人的广告,一般的体力活还没有人愿意干。
偶在温哥华找到的第一份业余工作,其实不是餐馆工,而是替人家给花园除草和打扫园子,说的文雅些算是园艺的活。学校有个提供工作信息的网站,只要输人学生证号码就能登录进去,上面有用人单位或个人招人的信息,当然上面好的工作不多,多数是请人看小孩、家教、替养狗的人溜狗、刷盘子等活。广告都是英文的,雇主应该多是老外或会英文的人。看到一招业余工人的广告,打电话过去一问是清洁游船,每周工作20小时,每小时给10块钱, 算了一下一月下来有800块的收入,于偶是一个大数目,老外没怎么多问就要偶去干活,当时一阵高兴,只可惜地址在西温,只好作罢。这个经验给偶的鼓励很大,感觉找替老外打工的机会要容易些, 心想要是早知道这个网站就好了。
看到一个广告要找人清扫花园,电话打过去,是个说流利英文的男子,主要工作是清除房子四周的杂草、枯叶和修整树枝,不需要自己准备什么工具,每两个星期清扫一次,每次2-3小时,按每小时10块计酬。也没问偶有没有经验,就要偶去干活,本来也是,这种剪草刷碗的工作,还对人要求这样要求那样,感觉是对人的不尊重,这样的工作,能找到人干就不错了,可是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
定在周六上午去干活,地点离校园不远,房子建在一个斜坡上,有十几级台阶通到上面的房子,台阶两边的斜坡上,长满了杂草,其间种有一些鲜花,台阶的尽头是一虚掩的木门,木门里面的平台上,也种了许多花和树,记得有几株茶花树,已经涨得比人还高,按了一下木门边上的门铃,一位五六十余岁的华裔男子走了出来,问了偶能否说中文后,就用中文和偶聊了起来。房东说,偶主要的工作是清除屋前屋后花园里的杂草和落叶,给树剪枝,以及帮他打理院子后面的盆栽植物。看得出房东很爱花,整个后院被上百盆植物占满了。
围着房子介绍了一圈后,房东就给偶找了了一付手套和一把剪刀,偶从房前面的斜坡开始,先清除落叶和扯出新长出的杂草,因为整个冬天都没有清理的缘故,落叶很厚,记得第一次装了好几袋,清理完台阶两旁的落叶和杂草后,就拿着埽把清扫台阶和院子里的走廊,然后清理房前的平台,也是除草和扫落叶,并修剪树枝,打理完房子的前面花了将近三个小时,房东出来,给了偶一个信封,说偶作得很好,要偶下周六继续。
偶这人就是有这个毛病,不管干什么都太认真,觉得别人付了钱,就得给人家好好干,以至不管干什么事,雇偶的人都不想让偶走。偶给这户人家打理院子大半年,一至到冬天歇工为止,大概是觉得偶干的认真,第二年开春时又打电话来要偶去,从手机的来电显示上知道是这位先生,偶没有接他的电话,他反复打过五六次,最后只好放弃。不接他的电话是还想保留那么一点自尊,半年业余剪草的经历已经足够偶回味一生。包括后来刷盘子的那家餐馆,也是刷了大半年后辞职的,老伴娘和老板也是不想让偶走。餐馆就在学校附近,经常从门前经过,现在还时不时遇到那个仍在餐馆送餐的W先生,要偶有空去坐坐,但是辞职后偶再没有进过这餐馆的门,这次不是为了自尊,而是因为刷盘子的经历太痛苦,这是后话。
回来的路上打开信封,里面有三十块钱。红肿的双手在抖动,许多年已不干这种活了,干完几个小时已是腰酸背疼,手上打起了好几个血泡,身体上的劳累伤痛还能忍受,心灵上的感触至今难以忘怀,虽然出身农家,小时候就干过农活,但是在国内好歹也算个知识人士,多年已不干体力活, 做梦都不会梦到给别人扫院子和扯草。身在异国虽然不易,但是要放下自尊, 给人家扫地, 还是需要勇气的…
感人..... -
第 47 楼 / pascallp
- 时间: 2007-9-16 17:00
-
第 48 楼 / 楚天
- 时间: 2007-9-16 20:57
-
第 49 楼 / 英子
- 时间: 2007-9-16 21:58
-
第 50 楼 / 共-产-主-义
- 时间: 2007-9-16 23:01给人扯草和清扫落叶、修剪树枝的工作就这样做起来了,刚开始的几周,因为要清理的杂物较多,都是每周去一次,后来过渡到每两周去一次。除了开始的几周工作量比较大以外,以后就变的清松起来,因为定期清理的缘故,以后的杂草和落叶都不多,主要是清扫台阶和房子四周的的走廊,然后是帮助打理后院里上百盆的鲜花和植物。这个时候,中年雇主会和偶一起干,有的盆栽植物枯萎了,就把它们清理掉,种上新的东西。清理盆中落叶枯草,给花盆浇水、施肥等,望著满后院的鲜花和盆景状的植物,令人赏心悦目,这个时候,会暂时的忘却掉自己是给人扫院子的零工。
去的时候多了,和中年男子聊得也多了起来,若大的房子里,只有中年男子和八十余岁的老母相依为命,在他家扫院子扫到年底,除见过一次一对外人来访外,再没有见过其他的人。雇主自称来自新加坡,老太太虽然高龄,行动迟缓,但看上去身体还不错。中年男子不在的时候,每次清理过程中,老太太会颤颤微微地出来问偶喝咖啡还是茶,然后会冲上一杯放在后院的茶几上,倍感亲切。老太太不会国文,偶又听不懂粤语,老太太只好用简单的英文和偶交流,当时感到和一个八十多岁的中国老太太说英文,感觉有点滑稽。
偶这个人刚来的时候闲不住,不象现在,能悠闲的躺在床上,在电脑上心态平和地敲出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偶想是和一个人的处境有很大的关系。刚来的时候,学业没有头绪,还没有办移民,前途的未定,给人以无形的压力,一闲起来就觉得不自在。既然跨出了剪草扫院子的第一步,再多跨几步也就不是难事了,网站上又见到一个请人剪草的广告,打电话过去是一说英文的女士接的,主要是用剪草机剪草坪的草和清理后院花园的杂草,每周大约三个小时,每小时也是十块钱,女士问偶以前干过没有,偶说现在正在替别人干,女士于是很爽快地要偶去她家干活。找这种割草清理花园的零工变得如此容易,也许是在第一家扯草扫地的经验帮了忙,看来是加国经验在起作用。
其是偶以前从未用过剪草机,在第一家只是给人家用手扯杂草和用剪刀修剪树枝,但是偶想摆弄个割草机应该不是难事,无非是接上电线推著走而已,但是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割草也会割出意想不到的问题,以至在这位女士家的割草经历,只维持了半天就结束了。
这家要打理的院子在东四十五街靠近域多利街的地方,离偶住的地方不远,来到要找的房前,按了门铃,出来的是一坐轮椅的中年白人女子,可能是长期少见阳光的原因,脸色苍白。除了这位女士,房子里也是空无一人,看得出女子的脾气不好,和偶说话都是绷著脸。要剪的草坪在房子的前面,后院则是要清理的花院,看起来开春以来还没有清理过,也是长满了杂草,得费不少工夫。
据偶在第一家学到的清理花园的经验,后院的这种工作费时间,也最吃力,有些杂草长的很深,得费劲才能拔出来,前面的草坪看起来容易,接个割草机应该很快能搞定。于是偶先难后易,向雇主要了手套和剪刀,就开始了工作。干了将近三个多小时,才把园子打理的差不多,手上是旧的血泡未愈,又添上了一轮新的血泡,苦不堪言。
清理完后院,向雇主要了割草机,接上长长的电线后,就推著割草机来回走动起来,青草在脚下一行行地倒下,割草机的马达声伴随著清草的香味扑面而来,手上的伤痛顿时减轻了许多,偶为成功操作割草机而兴奋不已时,突然只听到卡嚓一声,割草机停了,原来割草时不小心,将连接割草机的电线给剪断了,心里好一阵紧张与自责,第一次给人剪草,连割草机的电线都剪断了,心想这半天的活恐怕白干了,偶在草地上竟发起呆来。没有了割草机的声音,女士推著轮椅出来,偶只好告诉他发生的事,女士的脸色更是难看。好在电线不是从中间割断的,是从靠近割草机插孔处断的,偶于是告诉女士,偶会给她修好。
那天没有白干,得了四十块的报酬,偶拿著信封和割断的电线,回到住处后将短的带插头的一段卸开,把长的一段接上插头后,将修好的电线还给了女士。
这次经历,使偶感觉到不论办任何事都要小心,用割草几割草时要把电线拉起来,尽管这是偶在温的第一次割草,也是到目前为止最后的一次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