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得移民,哪怕是技术移民,来了就买房买车也不存在什么问题的,随便找个工作就可以安居乐业了。
关键的问题是心灵上的孤寂。正如卡版的感言:温哥华这个鬼地方,不开心找个人聊一下都没有。
游客大山 _BBCODE_WROTE: |
当然我的承认来加拿大后看到和接触到的有钱人真的很多,以前在国内或许还有的一点沾沾自喜到这里全都没有了,当然主要是我喜欢“比上”不“比下”,谁不希望自己无论在哪个社会都过得算上等水平呢?
|
说的一点没错
偶以前在上海混着的时候,以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好,就沾沾自喜了,现在看看真的是井底之蛙。
记得短登回去以后 我还曾经这样向国内的朋友描述过:
_BBCODE_WROTE: |
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是价值观的变异,衡量幸福和成功的标准,往往是物质方面的;因为机会很多,所以人们变得更功利,更急功近利。但是在那个美丽的城市,大家都没有多少互相比较,甚至没有攀比的兴趣和风气,日子各过各的,穷人并不那么羡慕富人,多数人都不愿意为这在他们看来不太重要的物质差别而奋斗,对物质的欲望和虚荣被洗涤被逐渐洗涤,人们穿着简单,物质更多地回归到了物本身的属性:它们满足的是人饱暖、居住和代步等切实的需要。
|
现在看看,我自己都想吐了。。。。。在哪里不都一样的,除非甘愿过穷日子的话才是没啥好攀比的。
不过,话说回来,开阔了眼界,知道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这倒是一件好事情。
myjames _BBCODE_WROTE: |
说的一点没错
偶以前在上海混着的时候,以为自己比周围的人都好,就沾沾自喜了,现在看看真的是井底之蛙。
记得短登回去以后 我还曾经这样向国内的朋友描述过:
现在看看,我自己都想吐了。。。。。在哪里不都一样的。
不过,话说回来,开阔了眼界,知道世界很大,自己很渺小,这倒是一件好事情。
|
比不比还是在个人的心态的吧,我觉得北美确实攀比要比国内少很多。
这里贫富差距没那么大,中间的占大多数。
“关键的问题是心灵上的孤寂。正如卡版的感言:温哥华这个鬼地方,不开心找个人聊一下都没有。”
好奇的问一句,你在国内时不开心会找谁聊呢?
我觉得国内的关系更复杂,想找真正可以谈心的人也非常不容易啊。
游客大山 _BBCODE_WROTE: |
“关键的问题是心灵上的孤寂。正如卡版的感言:温哥华这个鬼地方,不开心找个人聊一下都没有。”
好奇的问一句,你在国内时不开心会找谁聊呢?
我觉得国内的关系更复杂,想找真正可以谈心的人也非常不容易啊。
|
在国内,有发小、铁磁、闺中好友,几十年交情,知根知底,手头急,借个千八百的也容易,车抛锚趴路上了,一个电话,哥们半小时就到,还管饭,可这儿,拖车公司来得更快,可人家得管你伸手要钱,真没人情味,霍霍……
游客大山 _BBCODE_WROTE: |
“关键的问题是心灵上的孤寂。正如卡版的感言:温哥华这个鬼地方,不开心找个人聊一下都没有。”
好奇的问一句,你在国内时不开心会找谁聊呢?
我觉得国内的关系更复杂,想找真正可以谈心的人也非常不容易啊。
|
家人,同事,同学,亲戚,甚至是邻居等等。总之国内自己的社交圈子会很大。每周都会有活动。不是网上那种虚拟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即便现在不开心的时候,除了家人,还是通过msn跟国内朋友谈心获得心灵的安慰!
这里只能跟家人聊,或者上网发牢骚,其他人谁有时间听你发牢骚?这里社交圈子太小了。其他族裔朋友没有,华人朋友中,要约个时间聚居,不是他们忙就是我们忙,很难找出大家都闲的时间。好象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不知道为何来到加拿大反而要去做两分工?要去overtime工作?早知这样来这里干啥?
盾盾 _BBCODE_WROTE: |
在国内,有发小、铁磁、闺中好友,几十年交情,知根知底,手头急,借个千八百的也容易,车抛锚趴路上了,一个电话,哥们半小时就到,还管饭,可这儿,拖车公司来得更快,可人家得管你伸手要钱,真没人情味,霍霍……
|
还有,最恶心滴算ICBC,保险跟车不跟人,在这里借车,比借钱都难,想当年在国内,大伙儿换着车开,什么车滴乐趣都享受得到,这里,只能买个变形金刚滴车,霍霍……
盾盾 _BBCODE_WROTE: |
在国内,有发小、铁磁、闺中好友,几十年交情,知根知底,手头急,借个千八百的也容易,车抛锚趴路上了,一个电话,哥们半小时就到,还管饭,可这儿,拖车公司来得更快,可人家得管你伸手要钱,真没人情味,霍霍……
|
所以这里很多人选择灵魂交给主,可以向兄弟姐妹们倾诉, 霍霍
能选择信主的人,也好,灵魂得到了依靠,还多了一群兄弟姐妹、
象偶这样意志力坚强不可能去信教的人就比较难了,全靠自己去支撑,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