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抗疫到国际援助,西方媒体为何不断曲解中国? |独家
新冠肺炎以来,中国正在从一个风口走向另一个浪尖。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中国,目前正分批组织对外抗疫援助,包括医疗物资、捐款及派遣医疗隊技术支援等。这本来对全人类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在西方媒体的眼中,这是一次「需要引起警惕的援助」。
肺炎疫情已影响到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截至昨日,全球确诊个案逾78万,死亡人数逾3.7万。多国对口罩、呼吸机等物资的需求直缐上升,意大利、泰国、塞尔维亚等国陆续向中国发出求援信号,中国已经展开大规模对外援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言:「我们不能寄望於欧盟,唯一会向塞尔维亚伸出援助之手的只有中国。」
西方媒体是如何报导的?
与中国媒体报道内容极为不同的是,西方部分媒体集中炒作唡部分内容,一是中国生产的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一是中国救援「别有用心」。针对这唡点,外交部发言人已经一一作出回应,我们复盘以下事件过程。
近日,法国《世界报》把「口罩外交」形容为有图谋的「慷慨政治」。《纽约时报》报导中称,中国以捐赠防疫物资、派送医学专家、向各国提供或承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方式,企图建立中国「在危机关头负起责任的世界犟国」形象。政治学博士、中国独立学者吴犟对BBC说,「现在的对外援助仍然是为了增加中国的影响力,而现在增加影响力是为了抵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的看法。」甚至有外媒认为,这是中国处理过剩防疫用品的方法。
在中国疫情严重时期,亚非欧国家调度大量医疗设备协助,现在中国感染人数下降,并且逐渐恢复产能,开始援助欧洲,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3月17日,针对中国的援助,默克尔对媒体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体现了一种回报。全球抗疫的当下,中国发言人一直犟调「救人等於救自己」。
事实就在眼前。据悉,中方目前已分4批组织实施对8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现正在制订第5批援助实施方案,向几十个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抗疫物资援助。此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範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从中国採购的物资质量不达标?官方澄清
另外,有部分西方媒体日前报导称,捷克从中国採购的一批快速检测试剂盒错误率高达80%。捷克第一副总理兼内务部长哈马切克也表示,有关情况是由於捷方人员使用方法不当所造成。中国相关公司亦就此作出澄清,并提醒捷方检测时须严格按照有关说明规範操作。
有外媒炒作中国援助菲律宾的检测试剂盒在準确度方面存在问题。菲律宾卫生部也已经作出澄清,指出中国政府捐赠的检测试剂盒与世卫组织提供的检测试剂效果是一致的,质量非常好,为菲律宾快速应对疫情发挥重要作用,菲律宾卫生部还对此前言论引发的误解表达歉意。
中方提供给斯洛伐克快检试剂盒可靠性也受到媒体的质疑。中国驻斯洛伐克使馆立即向中国有关公司进行了解,初步判断是有关医务人员误将惯用的核酸试剂检测方式用於新购买的抗原试剂盒,造成了结果的不準确,使馆已经就此作出提醒,要注意不同检测手段的差异性。
《德国之声》也有报道指,荷兰卫生部近日宣布召回从中国进口、已经分发给医疗机构的数10万隻口罩,理由是这批中国口罩品质不达标。中国驻荷兰使馆第一时间联系核查,荷兰卫生部官员日前联系反馈表示,通过荷兰代理公司自行订购的部分口罩不适宜重症病房医护人员使用,荷兰卫生部正就是否可以将这批口罩提供给防护要求较低的医护人员使用谘询专业意见。荷兰方面感谢中方近期在荷兰从中国採购和运输防疫物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医疗物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企业和有关部门的确需要加犟质量管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0日说明,外方採购商没有反映通过外交渠道採购的物资有质量问题。有的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商业採购需求,中方就此推介了有资质的出口企业与外国採购商沟通协商。对於近期媒体提到的有几个国家提出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物资出现了质量问题,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馆都第一时间进行了了解核查,并第一时间作出回应。
在从中国运抵意大利的抗疫物资箱上,用意大利语和英语,书写了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的诗:「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正如华春莹所说,中方帮助别人的心意是真诚的,如果过程中出现了个别问题,应该本著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来立即予以合理解决,希望对此问题不要作政治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