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极回来整整1个星期了,大脑还处在兴奋中,特别是参加了加西为此次北极之旅举办的经验交流活动,看到这么多朋友对北极有兴趣,被受大家的热情所感染,于是注册了新马甲,告别潜水生涯,与大家一起分享北极之旅。
我们参加此次北极之行的四个人是在加西网上召集在一块的,发起人是YY4470,这个帖子大家也都看到了:
www.westca.com/Forums/...03863.html
在出发前一天,我们才正真彼此认识,之前只是发贴、email和电话联系。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看发起人YY4470的贴子《北极圈之行--筹备篇》:
www.westca.com/Forums/...06968.html
有很多朋友问:为什么要选择冬天去北极?虽然我们都选择这个时间去北极,但我们四个的目的各不相同,可以说是“各怀鬼胎”:我的目标是北极光,只要能看见极光就满足了;老农的目标是北冰洋,冰封的北冰洋;YY4470则对冰雪道路情有独钟,驾车飞驰在著名的DEMPSTER HWY和ICE ROAD,以及以降雪多著称的37号公路是他的梦想;路易,一个足迹遍及50多个国家的旅行家,他曾先后两次到过INUVIK,旅程开始时,他说他此行是漫无目的的,可随着旅程的展开,他心中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了:追寻北极的冬天之美,于是乎热情空前高涨,以至于在此行旅程结束仅仅3天,他再次飞回INUVIK,继续他的寻梦之旅。
以下是我们此次北极之旅的旅行路线和行程:
3月5日,从VANCOUVER出发,沿横加1号公路经HOPE北上,转97号公路到达PRINCE GEORGE,行程约800公里;
3月6日,沿97号公路经DAWSON CREEK,转ALASKA HWY至FORT NELSON住宿,行程约870公里;
3月7日,沿ALASKA HWY向WHITEHORSE方向前进,经WATSON LAKE,住宿RANCHERIA小镇,行程约650公里;
3月8日,沿ALASKA HWY经WHITEHORSE,转KLONDIKE HWY北上,住宿CARMACKS,行程约500公里;
3月9日,沿KLONDIKE HWY到达DAWSON CITY,行程约360公里;
3月10日,由DAWSON CITY回行40公里到KLONDIKE HWY和DEMPSTER HWY的交叉口FLAT CREEK,转DEMPSTER HWY北上经EAGEL PLAINS到达INUVIK,行程约750公里;
3月11日,沿ICE ROAD到TUKTOYAKTUK(当地人简称为TUK),当天返回INUVIK,行程约400公里;
3月12日,在INUVIK休整一天;
3月13日,沿DEMPSTER HWY返程,住宿KLONDIKE HWY和DEMPSTER HWY的交叉口FLAT CREEK,行程约710公里;
3月14日,沿KLONDIKE HWY南下过WHITEHORSE后转ALASKA HWY,住宿TESLIN,行程约680公里;
3月15日,沿ALASKA HWY转37号公路南下,再转37A到美加边境小城STEWART,行程约880公里;
3月16日,沿37A转回37号公路南行,再转16号公路到BURNS LAKE,行程约500公里;
3月17日,沿16号公路经PRINCE GEORGE转97号公路,住宿CLINTON,行程约650公里;
3月18日,转99号公路经WHISTLER回到VANCOUVER,行程约400公里。
此次北极之行从零上10度的太平洋之滨,纵向穿越加拿大西部,饮马于零下38度的北冰洋,历时14天共8000公里。
我的北极之旅结束了,兴奋的思绪随着疲惫的身体又回到了枯燥乏味的办公室,等静下心来,有时间再和大家分享旅途的风光和见闻,请耐心等待。
老路和老农的北极之旅还在继续,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他们,祝他们的旅程顺利圆满。
………………………………………………………………………………
终于等到了老农精彩的文字游记,补充到每日的行程中,有喜欢文字游记的朋友从头再看吧。(声明:文字游记版权规老农所有,基本保持原作,按需要做部分删节。)
………………………………………………………………………………
寒冬北极探险记(一)引子
刚过去的一个月中,我和几个华人朋友自驾车8000公里冰雪路,穿越北极圈,后又纵深600公里,到达了加拿大陆地公路所能到达的最北城市伊努维克,到达了冬季连接内陆公路的冰河大道所能到达的最北的北冰洋边上的村子塔克,踏上了冰封的北冰洋,经历了有惊无险的北极之旅……
寒冬北极探险记(二)淡淡的曾经的北极的记忆
我比较喜欢冬天的雪和夏天的海,雪,是洁白无瑕的,海,是胸怀宽阔得。所以,多少年来,无论繁忙还是清闲,无论富有还是贫困,我都会要么在夏季要么在冬季,出行一趟远门,看雪,或者看海。
冬天,要想欣赏到雪,当然要向北部进发了。转眼又到了冬季,春节过后,转眼冬季就要过去了。雪,在我的眼前就要消失。我梦回到了10年前的冬季。
大约十年前八年前,我曾经两次去芬兰。从赫尔辛基坐飞机到了罗凡涅米,这个被誉为北方女皇的罗凡涅米,是位于北极圈拉普兰的第一大城市。著名的圣诞老人村就跨越在北极圈上,跟原装正版的圣诞老人亲密交流、零距离地讨教人生秘诀是万千世人的终生愿望。另外还有不可错过的圣诞乐园,那是一所四季敞开的公园,其永恒的主题就是飘渺弥漫的圣诞浓情。
据说芬兰的圣诞老人是世界上最正宗的,因为他住在北极圈里。在芬兰的罗瓦涅米,圣诞老人比市长还有名,他的办公室挂满了世界各地的名人与他的合影,有他头像的名信片到处都是。闻名世界的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在这里首先要做两件“大事”:第一是都要把双脚横跨在北纬66度33分的北极线上拍一张留念照,第二是领取自己进入北极圈的那册堂皇的证书。这两份材料将被当作重要的旅游资格文件而终生保存。不过我以后搬了N次家,现在还真想不起来放在哪里了。
与圣诞老人办公室相邻的是圣诞老人村邮局,在此寄给亲友祝福的圣诞卡,印上稀有的圣诞老人邮戳,当然是一份很珍贵的礼物,不知道我那些狐朋狗友是否还记得收藏。在离圣诞村圣诞老人邮局不远,有一条粗白线横躺地上,写着北纬66度33分,这就是北极圈的分界线,我双脚跨踏过画在地上的北极圈纬线,拍照留念,之后得到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北极圈纬线地标纪念证书”。我第二次去,看到在圣诞老人村的上空,沿着北极圈还挂着一串很长的彩灯,我曾经在这个线下反复跳跃。如果你问我曾经多少次穿越北极圈,我可以毫不夸张地告诉你,不计其数。
那个时候,我是个跟班的马仔,鞍前马后跑。到了异国他乡,一切须按照安排行事,没有多少自由。记得第一次去的时候,积雪不深,坐的狗拉雪橇是带轮子的,滑雪场地也不是很爽。第二次去的时候,就有经验的多了,不仅坐上了正宗的狗拉雪橇,而且是9条狗的自驾,跑了很远,到了一座猎人的木屋,欣赏了猎人的猎物,吃了顿美味的野餐。在那个木屋的周围,我看到了许多的麋鹿。还有,洗了正宗的芬兰浴,还真的从蒸室里跑到了零下40度雪地,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做热血沸腾。后来坐了一架很小的飞机,去到北部的一个什么小镇,很遗憾没有看到什么北极动物,北极熊什么的,只是看到了更美丽的北极光。
梦醒了,八年过去了。今年春节,我是在温哥华度过的。美国公司那边的烦心的事情,我也懒得理了。我看着温北山上的雪,一转眼又看到了加拿大地图,原来,这里离北极这么近阿,我那颗不安分的心,已经蠢蠢欲动了。
寒冬北极探险记(三)狐朋狗友聚集整装待发
来到加拿大,来到温哥华,又是在冬季,不去北极一遭,岂不是一大憾事。有了贼心,就有了贼胆。于是乎,就开始在网上搜索北极之旅的信息。无意之间,眼前一亮,一位年轻的小兄弟余,跳跃到了眼前,他钟情于冰上大道,一定要到冰封的河道和狂风呼啸的丹普斯特路去历练,正愁找不到伴;又有一位旅行家老路也要再探北极,先前他曾两次到过北极,他喜爱摄影,自然想多拍更多更美的北极的照片;后面跟了小王兄弟,一心想去看北极光,对北极光充满了神奇的向往。说着说着,这北极探险的一行四人,各怀着自己的盘算,就这样狐朋狗友的可就凑乎到一起了。
出发前的准备,大家各抒己见,又得到了许多朋友包括网上朋友的帮助,给了很多的建议和好主意。在寒冷的冬季,驾车去北极,确实需要胆量和细心,准备工作一定要做的充分。大家电邮、电话和帖子反复讨论了诸多方案,并最广泛的发扬了民主,定下了初步方案。
准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租车。当时两个方案,一:飞Whitehorse(白马,国人称怀特霍斯),当地租车, 二:Vancouver(温哥华)租车。 Whitehorse租车一个礼拜,价钱和温哥华租两个礼拜的价钱差不多。再加机票钱,成本相差无几。 如果买来回机票的话,时间虽然会节省,但来回程机票的时间限制,会约束在北极的行动自如和自由安排,大家都不太喜欢这种感觉,就最后决定Vancouver租车,北极一路自由行,还可以一路风光欣赏。此外,租车一定要租好车,要适合越野和冰天雪地旅行,要确保舒适安全。我们租的是道奇SUV7座越野车,比较结实耐用。轮胎为四季胎,适合各种路面,有四轮驱动。后来的实践证明,我们租车的决定是英明的。
其他必要的准备,主要有急救箱,低温睡袋,保暖服,加温袋,应急灯,车用打气筒,帐篷,防潮垫子,铲雪铲子,防寒保暖应急罩子,卫星电话,牵引绳等,这些都是万一出现状况,困在冰天雪地时,等待救援时,应急用的。其他的如个人用品,洗漱用品,换洗衣物,一日三餐自助用品等柴米油盐酱醋若干,不在话下。个人在寒冬应备的衣物,自然也无需过多的交待了,一般货真价实的较厚实的羽绒服就足够了,假冒伪劣商品可不敢保证。其实尽管是北极,零下40多度,如果不出意外,单单从车里到房间,从房间到车上,光着屁股也没问题。我到BCAA要了几张大地图,在地图上做了标注。要知道,我们要去得最北部,在雅虎和谷歌上都查不到路线。
走之前的那天中午,我做东把几个哥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进一步碰头,看看还缺什么准备工作,又做了些采购。晚上,其他人也要为我们壮行,我推辞了,没有去。我还有些其他的事情要交待,打电话给美国和国内,把半个月的事情都要安排好了,忙乎到半夜。
万事俱备,就等着启程了。
北极之行线路图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