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dong 写道: |
TreeCa提到的那个目标市场比较特别, TreeCa愿不愿意多解释几句究竟那是个怎样的市场?
|
晓东版主,上次聚会结束之后与你闲谈时,我当时只是粗略提及‘豪门夜宴’那种群体协作式创业的构想。它的目标,在餐饮部份如何去实现:
无店铺租金压力
无厨务工资压力
无燃料成本压力
这么一种‘三无压力’的经营理念。实际上,这种概念并非我凭空想出来,而是以往多次为餐馆里食客上门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体会出来。
那时候,我与老板和食客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好几次上门服务一位家有行走不便老人家的家庭宴会时,我是厨手,老板负责杂活来配合我,再加一位伺应生司餐。食物是在餐馆准备好,餐具桌椅炉具等东西当天运去。40多50人的宴会,很容易就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利润丰厚(尤其是我拿到的Tips)。
上门服务过好几位食客之后,有一天晚上我下班的时候,老板在餐房和这几位熟客喝酒聊天,叫我坐下来聊聊。他们几位熟客很赞赏我们的上门式宴会服务,有位食客提议不如出资搞一家这样的公司让我们打理,直接面向大温地区众多的家庭式Party,应该很有前途的。于是乎,老板让我发表看法。
我从上门宴会服务的环节之中理顺了一些要点,建议他们
——参考汉记面家、权记熟菜馆这两种差不多工厂化生产的餐饮业模式,搞成一种
食品生产厂与家庭宴会服务相结合的企业。
——食品厂的产品直接面向
本地超市、酒店的大型宴会。当有家庭宴会业务时,略调整某些品种的用料、味道,做出符合客户
有健康、宗教等要求的食物,另外准备一些酱汁和香料等就可以去服务了。
——员工一律要接受
家庭宴会服务的系列培训,到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各司其职。
——家庭宴会的用品在食品厂存放,如果可能的话,用工厂里的一个大厅,作为专门承接
旅游大巴人员用餐的’食堂‘。甚至可以面对人口老化而搞成
有食堂的老人俱乐部,方便那些不愿去安老院,却要别人照顾一日三餐的老人家。
当时我只是随便而谈,没想到那几位都是投资移民的食客却很在心。请我和老板抽空去找合适的场地,启动资金方面由他们包下。及后的四个月,老板找过几位地产经纪带我们去看场地,看了不下十个地点,都以为某些条件不满意而未能选定。刚好我接到工程维修课程的入学通知,也就没有继续此事。
那已是10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华人的食品厂和产品种类远不如现在那么容易构成不同的系列,真的搞起来也需要一定规模的才行。时势不同了,现在这里华人的各种食品厂遍地开花,如果要搞起’豪门夜宴‘的生意,只要很少的投资于
餐具桌椅、煤气炉和一辆运送的小货车也差不多了。即使连
家庭舞会、卡拉OK等娱乐、礼仪服务的设备也备齐,以如今的电器价格,根本上不算什么投资额了。
之所以我提出要协作群体来打开局面,最主要的是同一天有几个客户的时候可怎么办?如果多一些人开展这种生意,互相帮助和协作,才可以保证客户的需求。食品生产方面,也可以各自发挥所长、物料之间的相互借用、协调等,尽量
避免资源的浪费。还有最重要的,作为一个共同的生意群体,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
统一的技术、服务方面的培训,共同
提高服务水平和创利条件,使之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保持优势。也许,这正是
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也是
标准化系列服务的需要,更是
创业目的的需要。
我一直这么认为,现在我们这些移民来的华人,已经不再是100多年以来那些文化素质没那么高的先侨,必须靠付出过人的勤奋才可以逐步积累,然后开个小餐馆来糊口了。既然我们都是有一定文化素质、又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新一代移民,为什么不站在高一点的台阶上,去思考创业的起点呢?是否应该踏出
勤奋+智慧的高效益创业这关键的一步呢?对不对?
未知晓东版主和大家是否明白以上我所谈的这种创业思路的要略?现在我的中文能力业已大大退步,如果大家有不明白的或者想仔细了解的,最好由版主或E老大找个机会和地方,让有兴趣此项目创业的朋友一聚,由我口述来细谈,可能效果会好些。请勿见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