བཤེས་པའི་སྤྲིང་ཡིག་ལས།དམྱལ་བ་བྲིས་པ་མཐོང་དང་ཐོས་པ་དང་། །དྲན་དང་བཀླགས་དང་གཟུགས་སུ་བགྱིས་རྣམས་ཀྱང་། །འཇིགས་པ་བསྐྱེད་པར་འགྱུར་ན་མི་བཟོད་པའི། །རྣམ་སྨིན་ཉམས་སུ་མྱོང་ན་སྨོས་ཅི་འཚལ། །ཞེས་གསུངས།
《亲友书》:
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
敬录自 索达吉堪布的藏文化微博
weibo.com/sdjzwh
----------------------------------------------------------------------
敬录自《亲友书》讲记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www.zhibeifw.com/vb/qysjj/
cloud.zhibeifw.com/s/pqc9bl5a
www.zhibeifw.com/jx/kt...sjj-00001/
酉二(思维生而难忍之情景)分三:一、总思维;二、别思维;三、思维比喻。
戌一、总思维:
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
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
一个有信心、有善根的人,平时耳闻地狱的故事,或者阅读经论中对地狱的描述,或者亲眼见到地狱的图画(《毗奈耶经》中要求,寺院经堂的门口要画六道轮迴图,里面就有地狱、饿鬼等的痛苦),也会产生极大的恐怖心,心想:“假如我转生於地狱,如何忍受那些剧烈的痛苦呢?冬天没有穿衣服,或者穿得薄一点,我就冷得不得了;中午一顿饭没有吃,肚子就不停发出抗议;夏天天气比较热,就挥汗如雨、满腹牢骚,而一旦真正堕入地狱,这些苦都不算什么了,那种痛苦简直无法想像!”
有些人看到一些地狱的造型,也能不寒而栗、胆战心惊。汉地的很多公园里都有“地狱”,本来公园是人们开心的地方,但有些人为了赚钱,专门让大家下一次“地狱”。听说四川酆都在被淹没的老城旧址上,又要打造一个全新的鬼城。那里有很多地狱的塑像造型,你进入一个黑洞后,在弯弯曲曲的隧道里,旁边突然冒出一个可怕的阎罗卒,前面又掉下一具尸体……种种景象特别可怕,虽然人们也知道是假的,但还是会产生极大恐怖。只是看一看就如此害怕,那我们死后真正堕入地狱中,亲自感受无量痛苦,到时候又会如何呢?法王如意宝在《忠言心之明点》中说:“难忍轮回苦支分,忆念不禁汗毛竖,重苦逼迫身心时,成为如何自思量?”仅仅是轮回中的部分痛苦,我们去观想、去忆念,就会吓得汗毛直竖,那地狱的痛苦真正逼迫身心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思维。
地狱有如此可怕的痛苦,有些人也许不相信,但不相信就不一定没有。愚人不相信的事情特别多,有些愚笨的牧民从来没有遇到高压电,不相信一接触会烧焦,但如果你去试一试,马上就会告诉你答案。因果虽然不能如此快速,但後世也必定会无欺现前。
倘若你一想起地狱的痛苦,随时都有特别害怕的感觉,那说明你有生起出离心的希望。否则,聽了多少遍地狱的痛苦,心里什么感觉都没有,这就是难以调化的刚犟者。所以大家平时应该观察自己的相续,如果觉得自己的修行特别差,那一定要励力忏悔,不要自暴自弃:“反正我修行不好,造恶就造恶吧,入地狱就入地狱吧,无所谓!”这是最愚蠢者的行为。即使你的修行不够,对地狱不可思议的痛苦一下子接受不了,但只要不断地串习,慢慢也会适应的,适应之後从此不会造恶业。有些道友聽了因果法门之後,确实有非常大的改变,以前杀生对他来讲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但後来觉得杀生肯定受报应,不管怎么样也要制止自己的恶行,这就是学佛的一个进步!
----------------------------------------------------------------------
敬录自《亲友书》讲记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www.zhibeifw.com/vb/qysjj/
解释题目:《亲友书》
“亲友”,是指释迦教法弘扬者龙猛菩萨的亲密挚友——乐行国王。当时他们没有见面,龙猛菩萨以书信的方式为其宣说解脱道,这些窍诀集成一部论典,就取名为“亲友书”。
印度佛教史记载:为了利益更多所化众生,龙猛菩萨曾前往北俱卢洲,路上遇到一个孩童,尊者凭手纹而授记他将来会成为大国王。当北俱卢洲调化众生的事业圆满,尊者重返故土时,这名孩童已当上了国王,即是乐行国王。乐行国王迎请尊者到皇宫中受供,尊者在那里住了三年,尽心尽力地广弘佛法,饶益无量有情。离开乐行国王的皇宫後,龙猛菩萨长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乐行国王传授了唡大教言:一是《中观宝鬘论》,二就是这部《亲友书》。
----------------------------------------------------------------------
敬录自《中论释.善解龙树密意庄严论》 索达吉堪布的前言
www.zhibeifw.com/vb/zls/
cloud.zhibeifw.com/s/dt33o3ae
在浩如烟海的佛学论典中,阐释佛陀二转法轮密意——般若空性的大小经论,可谓卷帙浩繁;先後涌现出的各派论师,也是盈千累万。但能亲得佛陀授记,开创甚深见之妙道,以远离四边戏论慧炬照亮娑婆世界,使世人得以窥见凡夫分别心难以测度的究竟实相之典範人物,则非龙树菩萨莫属。尊者凭藉超凡入圣的俱生智慧,集《般若经》之所有精华於一体,撰著了诠说般若空性的中观论典之根本源泉——中观理集诸论。
----------------------------------------------------------------------
www.zhibeifw.com/vb/zls/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
雍怎益西坚赞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
敬录自《亲友书》讲记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www.zhibeifw.com/vb/qysjj/
cloud.zhibeifw.com/s/pqc9bl5a
www.zhibeifw.com/jx/kt...sjj-00001/
介绍作者:龙猛菩萨
佛教历史上,龙猛菩萨是公认的登地菩萨,佛陀在《楞伽经》中亲自授记:“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意即南方碑达国(注)有一位吉祥比丘,名叫龙猛,在佛陀涅槃之後,佛教内部产生争论时,他站出来弘扬大乘中观,破除有边与无边,诠释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在《大鼓经》、《大云经》、《文殊根本续》等大乘经续中,对龙猛菩萨也有明显的授记,有些说他是一地菩萨,有些说是七地菩萨,有些甚至说获得了佛果。藏传佛教中他被喻为“二胜六庄严(注)”之一,汉传佛教中他被八大宗派(注)奉为开山始祖,这样的大菩萨、大圣者,佛教徒没有一个不承认。
《大唐西域记》中说,当时龙猛菩萨令佛法越来越兴盛,魔王波旬极度不安,投生为乐行王的儿子——具力太子,为了获得王位,跟母亲商量要害死龙猛菩萨。他来到菩萨前面,说自己不幸得了一种病,非人脑不能医治,求菩萨布施自己的头颅。龙猛菩萨心想:“往昔佛陀无数次布施自己的身体,如今我遇到这样的对境,也应当满足他的心愿。”於是随手取一根吉祥草,吹口气化作利剑,把头割了下来,以此而示现圆寂。
《前行》里面也说,乐行王子向龙猛菩萨索要头颅,菩萨爽快地答应了。太子奋力挥起宝剑,可好像斩虚空一样,根本无法伤害菩萨。菩萨告诉他:“我五百世前就彻底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我曾经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宿业没有偿还,你用吉祥草可以割断我的头。”太子依言照办,头颅当下落地,菩萨趋入寂灭,往生极乐世界。
王子担心头颅会重新复原,便将其扔到了一由旬以外的地方。由於菩萨对地水火风已获自在,所以身体与头部变成唡座大山(我去印度南方时,看到并朝拜过)。不过更奇妙的是,随著岁月的递增,二者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短,等到将来唡山接触之时,龙猛菩萨将重入此身体,再次弘扬大乘般若法门。
龙猛菩萨的殊胜教言,大家有机会学习,确确实实非常有福报。现在邪说层出不穷,邪恶势力也十分犟大,在暗无天日的世间上,我们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并能聽闻佛陀亲自授记的龙猛菩萨之教言,是多生累劫的善根福德,理应值得珍惜。
《亲友书》是龙猛菩萨给乐行王的教言。汉传佛教的经典中,乐行王又名禅陀迦王、乘土王。早在唐朝,《亲友书》就被义净法师翻译出来了,义净在翻译之前曾说:这些窍诀十分殊胜,可惜汉地多不了解,故将之翻译出来,希望能顺利流通。1999年我依他的译本给大家作过解释,但以藏文来对照,许多词句比较难懂,不太容易直接了解。後来宋朝译师也翻译了唡个译本,现收录於《大藏经.论集部》中,因而在汉传佛教中,《亲友书》有三个不同的版本(注)。然自唐朝到现在,从汉地历史上看,人们对这部论典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不像《阿弥陀经》、《金刚经》那样人尽皆知。
如今依靠大家的信心和发愿力,弘扬《亲友书》的因缘已经成熟,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今後若有机缘,也应全力以赴在不同层次的佛教团体中弘扬。本论所宣讲的教言,只要是大乘根基、对佛教有信心,百分之百有非常大的利益。世间乱七八糟的学问,并没有什么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圣者的金刚妙语,它可让众生根深蒂固的烦恼逐渐瓦解,有殊胜威力和不共加持!
注1:南方碑达国,即现在的印度南方,1990年法王一行去印度时曾朝拜过。
注2:二胜六庄严:二胜谓精通佛教最胜根本,即戒律学的唡大论师释迦光和功德光。六庄严谓装饰南贍部洲的六庄严: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和圣天;精通对法学的无著和世亲;精通因明学的陈那和法称。
注3:禅宗、净土宗、密宗、唯识(法相)宗、天臺宗、华严宗、三论宗、成实宗。
注4:《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劝发诸王要偈》,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宋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