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再訪美 經濟轉冷的中美或已無力再戰(圖)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專題:習特會後美中貿易戰暫時停火! 2月19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領的貿易代表團已經抵達華盛頓,將於2月21日至22日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舉行第七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
2019年伊始,中美之間停滯了超過半年的高級別貿易談判突然提速。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中美雙方已經進行了兩輪高級別經貿談判,並即將開展新一輪的經貿談判。密集談判的背後是兩國經濟面臨的巨大下行壓力。

中美貿易談判時間表(多維新聞制作)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美國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率為1.6%,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率為2.0%,均已連續4個月出現下滑。美國通貨膨脹水平的下降,預示著美國未來經濟的熱度將出現回落。根據美媒CNBC報道,美國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Loretta Mester)、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和費城聯儲主席哈克(Patrick Harker)均在2月13日的公開演講中表現出對美國經濟前景轉暗的擔憂。

美國通貨膨脹數據(多維新聞制作)
同樣,中國CPI與PPI同比增長數據也已經連續數月出現下降。2019年1月,中國的CPI同比增長率為1.7%,而PPI同比增長率僅為0.1%,雙雙不及預期。雖然CPI和PPI數據分別受到了豬周期和大宗商品下行的影響,但是其最根本原因還是中國經濟放緩、消費乏力。

中國通貨膨脹數據(多維新聞制作)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猶如兩個重量級拳擊手的對壘,龐大的身軀使得每次交鋒都消耗巨大。在不能快速K.O.(拳擊比賽用語Knock Out的縮寫,指通過直接擊倒對手贏得比賽)對手的情況下,消耗戰讓雙方都難以忍受。
由於中美產業結構互補,且在短期內雙方都很難找到貿易替代國,持續了將近一年的貿易戰已經造成了兩敗俱傷的結果。如今,受到貿易戰的拖累,中美經濟已經流露出了明顯的轉冷信號。為了應對經濟下行,中國已經在貨幣政策層面啟動了諸多釋放流動性的手段,而
美聯儲則大概率在今年放緩加息步伐,甚至停止加息。
中美經濟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事實已經清晰地擺在了兩國政府面前。劉鶴此次訪美再次使用了“習近平(
專題)特使”的頭銜,而白宮也罕見地在中方代表團抵達華盛頓之前發表了歡迎聲明。兩國釋放的積極信號或許預示著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將要迎來階段性休戰。
聽電台廣播說劉鶴這次是被冠以“習近平特使”的身份去和美國周旋的。而上次去年劉鶴用這個名堂出使美國並不成功。我反正對這次談判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