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和原著《乡村教师》的内在共同点是?
刘慈欣:《疯狂的外星人》在情节上确实和《乡村教师》关系不大,既没乡村,也没教师。但有很多内在的东西,比如都是描述中国最世俗、最普通的人,他们和最遥远的、最空灵的外星人相遇;
另外深一点是共同点是,外星文明突然被放进世俗文化中,这两种差异巨大的文明在别的作品中是很难相遇的,一旦相遇就会产生很奇妙的化学反应。电影和小说共同的就是这种荒诞感。

电影中最荒诞的一幕
问题四:怎样评价宁浩和郭帆两位年轻导演这次拍科幻的完成度?
刘慈欣:这两个人选远超预期,《流浪地球》这种大成本、很传统的硬科幻电影诞生在中国是很难的,在美国需要一个很强的工业体系,做特效的就是做特效的,做太空服的就是做太空服的,很专业,我们哪有这个体系,只能凭借人力去努力。而《疯狂的外星人》成本也是不低的,不比《流浪地球》低。
其实在我的想象中,这两部电影不会现在出现,是多少年之后才会出现的。之前的科幻片票房和口碑都是不成功的,这次起到了一个铺路石的作用。第一次就是这么高的水准,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料。

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
问题五:您个人给《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打个分?
刘慈欣:如果是按照国产标准打分,两部电影我都能打到满分,没有问题。但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打分,我觉得是达到了好莱坞一流科幻片的水准和层次,但距离世界经典的科幻电影肯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还有缺陷需要继续努力改进。
问题六:“中国科幻片元年”真的来了吗?
刘慈欣:《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这两部电影对中国科幻电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也会对今后的科幻电影设立很高的门槛。
而且,这两部电影风格差异是很大的,这也是开端的一个方面。我自己比较倾向于多种风格的科幻电影,不要都像《疯狂的外星人》,或者都像《流浪地球》。都照着一个模式去发展一样的,那个我觉得没有前途,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个人风格的中国科幻电影。
问题七:据说这些年您跟好莱坞顶级大导演也谈过合作,您的作品会交给好莱坞拍吗?
刘慈欣:是跟好莱坞接触过,也一直在谈,但是中国的科幻小说让他们去拍,可能还得有一个过程。
要是把我的作品交给好莱坞一流的科幻大导演,我是完全放心的,因为那些人拍出的作品可能质量有高有低,但他们有一个底线的,不会跌破底线,国内的导演轻易就跌破底线了…但要是交给三流好莱坞导演,可能还不如我们自己的导演来拍。
问题在于,跟好莱坞合作不是一厢情愿的事儿,也得人家看上你才行。要想让人家看上我们,还得靠国内科幻电影首先有一个发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另外,大导演的档期也都是很紧张的,得多少年之后才开始有时间。

刘慈欣(图源网络)
问题八:转达网友万年催更——到底哪年才能看到《三体》电影哇?
刘慈欣:我本人也是《三体》制作团队中的一员,他们会有统一的对媒体的发言人,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只能说包括《三体》在内的大成本科幻片,在中国确实是没有经验,各方面也都很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时间。
你像世界科幻小说,处于最顶峰的三位作家——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他们很多很经典的作品,像阿瑟·克拉克的《与拉玛相会》,阿西莫夫的《基地》,海因莱因也有很多作品,从他们那个年代到现在一直说要拍电影,这都几十年了也没拍出来。
我很早就在一个香港的杂志上看到和阿瑟·克拉克的通信,他说我现在在忙一个电影,就是《与拉玛相会》,还定了男一号是摩根·弗里曼,那是70年代的事,现在也没拍。《沙丘》倒是定下来今年三月份开机,但前面那几个都等了几十年了。
这种科幻电影投资很大,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不可能像小成本电影说拍就拍了,需要很长时间的规划和运作。这个(《三体》还要等)我想是很正常的吧我觉得。

电影《三体》剧照,张静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