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若開邦衝突爆發逾10天,已有12萬羅興亞難民逃至孟加拉,全球穆斯林國家5日紛紛呼籲緬甸停止迫害羅興亞人,巴基斯坦裔的諾貝爾獎最年輕得主馬拉拉也沉重抗議,表示「全球都在等」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譴責這種迫害行為。
10天內湧入12萬人
據聯合國統計,自8月25日緬甸若開邦衝突爆發以來,至少已有12萬3600名羅興亞難民穿過邊境逃到孟加拉,他們帶著簡單行家當在泥濘中踽踽行走,只求在難民營找到安身之處。
羅興亞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以佛教為主的緬甸社會認為他們是孟加拉移民,不承認其公民身分,政府壓迫日漸加劇,近年衝突攀至高峰,過去數年逃到孟加拉難民營的羅興亞人已達40萬,當地極度缺乏資源。
聯合國救援單位表示,許多國際組織正在往緬甸運送糧食、飲水和醫藥等物資,但大部分都被海關擋下,不得其門而入。非政府組織「移民海上救護站」(Migrant Offshore AidStation)也表示,該組織已暫停北非地中海的難民救援行動,把船隻派往印度洋,營救冒險出海逃難的羅興亞人。
這次衝突的爆發點是羅興亞武裝分子引發,被緬甸政府列為恐怖組織的「羅興亞救世軍」(ARSA)25日發動大規模攻擊,攻擊若開邦陸軍基地和30間警局,軍方也全力回擊,官方稱至少400多人死亡,是5年來最嚴重衝突。
目前雙方攻擊仍在持續,當地傳出各種大屠殺的說法,羅興亞村落和其他族群村落也傳出遭到縱火,但不確定真兇,缅军和ARSA相互指責對方是暴力來源。
從孟加拉邊境遠望,若開邦羅興亞村莊一片火海。(美聯社)
東南亞穆斯林國家譴責
東南亞多個穆斯林國家領袖5日也發出聲明,呼籲緬甸停止迫害羅興亞人,馬來西亞外長召見緬甸大使表達憂慮,印尼外交部長雷特諾(Retno Marsudi)4日也與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會談。雷特諾5日也與孟加拉外長會面。
孟加拉總理的策士伊瑪(H.T. Imam)分析,印尼希望從自身帶起,促使其他東協(ASEAN)國家對緬甸施壓。此外,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Modi)5日也與翁山蘇姬會面,孟加拉外長已向印度外長匯報意見,希望促成印度對緬甸施壓。印度穆斯林約超過1億人。
巴基斯坦外長阿瑟夫(Khawaja Muhammad Asif)4日表示,對緬甸持續衝突的情況「極度擔憂」。連阿富汗極端組織「神學士」(Taliban)都在社群網站Telegram上發布聲明,呼籲全球穆斯林「不要忘記你們被壓迫的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