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和宇航員劉洋(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中國於2011年發射,去年3月停止運作的太空實驗室“天宮一號”目前仍留在太空中。有專家通過數據分析,認為“天宮一號”可能已經失控,並將於今年10月至明年4月墜落地球。
《環球科學大觀》本月早些時候刊登的一篇文章顯示,“天宮一號”的軌道高度正以每天160米的速度下降,目前為止,其高度已經從400千米降低到350千米。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廳(UNOOSA)預測,“天宮一號”將於今年10月至2018年4月間墜落在較高緯度的地區,其中明年1月的可能性最高。
另有美國科學家懷疑,“天宮一號”已經徹底失控,墜落過程也將變得不再可控。專家指出,雖然航天器的大部分在重回大氣層的過程中會被燃燒成碎屑,但有部分墜落到地球的碎片會存在一種劇毒性、高腐蝕性的物質,這種物質將對墜毀點環境造成極大破壞,變成禁區。
《東網》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學者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預測,“天宮一號”可能在北緯43度至南緯43度之間墜落,這一區域北至意大利,南至新西蘭。
事實上,去年就曾有媒體報道,“天宮一號”已經失控。
去年9月時,《中新網》援引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表示,中國“將繼續對‘天宮一號’進行密切監測,加強空間目標碰撞預警,必要時發布隕落預報,並向國際社會通報相關情況。”
當時,麥克道爾就對《衛報》分析,中新網的消息暗示,
中共已經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如果這樣的話,該空間站將“
自然的”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人們將無法預測,空間站的殘骸將何時墜落以及落在何處。
麥克道爾還指出,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或許大部分碎片可以在大氣層燒毀,但一些部件,如引擎是很難完全燒毀,“如果是100公斤的重物掉下來,是有非常大的沖擊力的,很可能擊中屋頂、汽車,甚至飛機。”
業余衛星追蹤者、美國德州男子托馬斯・朵曼(Thomas Dorman)曾試圖追蹤“天宮一號”,觀察後,朵曼同樣得出了“失控”的結論。朵曼擔心,這個空間站碎片的墜落會對地球造成災難,他對《太空》網站表示:“一旦有些碎片墜落在人口密集區域,將是非常不幸的一天。”
《
華盛頓郵報》此前介紹,大多數衛星不是以“天空一號”這種失控墜落的方式結束生命。許多小飛行器在高層大氣中完全焚化。對於那些注定要落回地面的比較大的太空飛行器而言,通常的方法是有計劃的降落,將殘骸濺落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比如新西蘭以東2500英裡的
太平洋區域已經成為一個非正式的太空飛行器墓地。和平號空間站以及100多個來自
俄羅斯、歐洲和
日本的衛星都安息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