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世界各地一眾科學家逾半個世紀的研究,該項由加州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進行的核聚變實驗,首次在可控實驗室條件下實現了能量淨增,這意味著人類有可能在「零碳」能源上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核聚變(nuclear fusion)是使唡個較輕原子核接受攝氏1億度或以上的極端高溫,從而聚合成一個更重的原子核、並釋放出巨大能量的過程。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然而,這個過程會消耗巨大的能量,因此核聚變實驗的難度一直都是如何讓釋出的能量大於輸入的能量,並實現持續性能量輸出。
核聚變長期以來被視為一項最有潛力實現廉價、且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清潔能源的技術,它既不依賴化石燃料、也不會產生溫室氣體,亦不會像目前世界各地的核電站一樣產生放射性污染,故被稱為清潔能源的「聖杯」(holy grail)。
2022年12月13日,在華盛頓能源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宣布在核聚變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科學突破。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
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前首席能源技術專家Lawrence Livermore指出:「與煤不同,產生聚變能只需要少量的氫。而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東西,它就存在於水中。因此產生這種能量的物質近乎無限,而且是清潔的。」
一杯水中的氘(Deuterium)再加上一點氚(Tritium),唡者是一般用於進行核聚變反應的唡個氫的同位素,也被稱為「重氫」和「超重氫」,就可以滿足一個家庭一年的能量需求。

請點擊圖片查看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