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一項新研究顯示,中國海外藏富超過1.2兆美金,將近是2014年的9倍。有外界分析認為,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外流。如何組織資本外流,穩定人民幣匯率等都是目前中國央行面臨的難題。中國央行目前似乎難以找到應對的方式,而中國政府可能會采取新的控制措施防止資金的進一步流出。
中國私人每年可向海外轉移5萬美元,但人們找到了繞開限制的方式
這項為期18個月的項目研究由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亨利(James S Henry)進行,截至2014年底,由中國流向海外的資金,高達1.2兆美元,俄國藏在避稅天堂的資產高達1.3兆美元,除中、俄兩國,還有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流出不少資金,總計超過12兆美元。
報道稱,亨利表示,這些把錢藏到海外的各國金主,他們寧願竭盡所能得避免被國內查稅,也不願把錢用到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投資。
據報道,在2015年12月份,就有1,600億美元的資金離開了中國,這個數據超過2014年一年的總和。路透社指出,資本流出的原因包括直接投資淨流入的放緩、短期投資的逆轉以及出口商結匯意願的下降等。
有報道分析說,這個現象實際上反映了對中國經濟政策的懷疑,擔心政府難以解決經濟放緩,股市動蕩等問題,投資者和儲戶紛紛將人民幣兌換成外幣。
另外,外泄的“巴拿馬文件”顯示,在資金流通至避稅天堂的過程中,香港和新加坡扮演了關鍵的角色。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分析了“巴拿馬文件”檔案內容後發現,香港是巴拿馬莫薩克豐塞卡律師事務所(Mossack Fonseca)全球各地辦事處中最繁忙的一個;其在香港的辦事處成立了上千家空殼公司,而在這些空殼公司當中,有些和中共高層的子女、香港首富李嘉誠和武打明星成龍有關。
新加坡和香港是世界聞名的金融中心,而其對金融業的較寬松監管及不願和外國稅務局合作的態度,導致它們的財務透明度是全球最差的城市之一。2015年公布的全球“金融保密指數”(financial secrecy index)顯示,香港和新加坡排進前五名。
有專家指出,已有數十億美元的資金,從香港和新加坡等這樣的亞洲金融中心流向避稅天堂;波士頓咨詢公司甚至預測,亞洲金融中心未來五年甚至會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離岸中心。
來源:
@陳菡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