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會閉幕後的總理記者招待會,一向是中外媒體關注的焦點。有記者從早晨三、四點就來大會堂金色大廳排隊等待。
近距離聆聽李克強總理的記者會,難免會聯想以前親歷的朱镕基、溫家寶總理的記者會,總理的個性風格不同,記者會也是各有特色。認真回想思考李克強答記者問講的那些話,感覺挺有內容和內涵,感覺他有信念、有決心、有辦法帶領本屆政府迎難而上,破解難題,取得成績。
李克強開場白說,感謝代表的信任,從擔任新職起就深感人民的重托,責任重大。我們將忠誠於憲法和人民(這和習近平的講話不謀而合,都是要忠實於憲法),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把努力實現人民對未來生活的期盼作為使命,以對法律的敬畏、對人民的敬重、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政府,去造福人民,建設強盛國家。
李克強在回答改革進入深水困難時期的問題時說,改革觸動利益問題比觸及靈魂還難。再深的水也得趟,別無選擇,這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需要勇氣智慧和韌性。
改革貴在行動,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要用簡樸的政府來取信於民,造福人民,讓人民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前一段我收到財政報告,1—2月份中央財政的收入增幅只有1.6%,未來財政保持高速增長的收入態勢不大可能,但民生支出是剛性的,不能減、只能增,那就需要削減政府的開支。
這裡約法三章,本屆政府內,一是政府性的樓堂館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財政供養的人員只減不增;三是公費接待、公費出國、公費購車只減不增。這三條中央政府要帶頭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
我是安徽鳳陽的插隊知青,難忘和鄉親們度過的艱難歲月。那裡是中國農村出了名的窮地方,也是後來中國農村承包制改革的發源地。還記得1977年高考後,我在田頭鋤地時得到高考錄取通知。
腐敗和政府的信譽水火不容,中國政府反對腐敗的決心和意志是堅定不移的。我們要建立和完善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腐機制,讓腐敗行為腐敗分子依法受到嚴懲,絕不手軟。要讓權力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運行,使人民充分有效地進行監督,把權力塗上防腐劑,只能為公,不能私用。
為政清廉先從自己做起,己正,才能正人。自古有“為官發財,應當兩道”。既然擔任了公職,為公眾服務,就要斷掉發財的念想。我們願意接受全社會、接受媒體的監督。
離開大會堂,回想習近平和李克強的話,感覺舒坦了許多,畢竟中國未來的兩位領航者的講話讓人有了更多信心和希望。兩會落下帷幕,中國十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領導人更替已經完成。藍圖已經繪制,後面就是行動。
過兩天就是春分節氣,春天到了,人們該舒展一下筋骨各幹各的事了……
2013年3月17日寫在兩會閉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