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世界日报
他们是一对年轻夫妻,三年前很开心地带着幼儿到温哥华来报到,买了大房子,也购置了一屋子的家具,准备开始他们的移民新生活。今年,他们又来了,正为「留与不留」而大伤脑筋中。
既然来了,为什么还犹豫不决呢?「计画赶不上变化,」他们说,「本来打算把国内的工作调整一下就过来,结果发现走不开,只能放弃事业,或者放弃加拿大居民身分。二选一,难啊!」
夫妻俩曾经计画过轮流过来住,每人住半年,让幼儿在此上学,保住枫叶卡。没想到,报到之后当妻子发现怀了第二个孩子,只好先在国内生产、做月子、找保母。现在,夫妻都觉得无法单独居住在温哥华带两个幼小的孩子,他们于是申请签证,希望长一辈的亲戚来帮忙。「可是,他们的签证通通被否决,来不了,孩子只能送回去找人带。」
国内的事业必须有人照应,夫妻中的一人必须回去。「如果我留下来拿公民,让她在国内操持事业与两个孩子,我过意不去。」当丈夫的说。「我还是比较适应国内的生活,而且小娃娃离不开妈妈,我不大可能自己待这里。」当妻子的说。
于是,他们面临抉择,该不该拆散一个家,来换取加拿大的公民资格?几经权衡利弊得失,他们原本打算打退堂鼓,乾脆放弃移民,把房子租掉或卖掉。可是,又一次过来做最后巡礼,还是爱极了温哥华的好山好水,担心这一放弃,以后再也不可能移民。
夫妻俩到处询问「过来人」的意见,希望做下「不会后悔」的决定。有人建议他们早早放弃,以事业与家庭为重,也有人鼓励他们一起过来重新开始,在加拿大开启新的事业。意见愈多,两人愈是不知如何拿捏,苦恼不已。
30岁到40岁的新移民族,处境其实最尴尬。要重新拿这里的学历,好像老了些,可是,进入职场又是高龄新鲜人。想要自由自在的过活,又觉得退休年龄还没到。而且多数人孩子还小,当父母的不但要照顾与陪读,还要做孩子们的榜样,不能太懒散。因此,这个族群的压力特别大,一旦发展不如预期中的好,很容易携家带眷走回头路。
我看过好几个年轻家庭,在挣扎奋?后,都选择回流。本文所提到的这对夫妻,仍在挣扎的起点,不管做下什么样的决定,将来都有可能会说:「早知道我当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