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坛子久了,知道坛子里一些同学有良好的读英文书籍的习惯,例如无地自由、阿选、猪老等等。。。。
首先,这边的书太贵了,而且那种跟草纸一样的感觉,实在不觉得值那个价,而且又占地方,搬家不方便,从而丧失了看书的基本来源动力。
其次,英语不是母语,大量的单词,没翻几页,尽查字典去了。况且这查字典非常影响读书的连贯性,有时候想根据上下文猜一下就好了,但又抱着“查清楚一个是一个,下次就会用了”的心态,最后还是会去查。等查出来,要么是自己真应该了解却没有掌握的(这类词语记下来还是很有好处的),要么是以前读书时老师说当今现实生活中根本不要再用的大词,要么就是翻译出来我也还是不懂的!简单地说,就是读懂文章的前提下,怎样可以增加连贯性?我总感觉被打断,沉不下心去看进去。
再者,思维方式还是不一样,有时候就算读完了,看懂了,却觉得浪费时间。又或者读完了,明白他在说什么,却不懂(也许历练还不够)真正的意义所在。导致读下来没有乐趣,像完成任务一样。
最后,读完的东西,要消化成自己的,才算是真正读懂。如何在作者行文流水般又“乱七八糟”的写法中,抓住重点呢?看小说,怎样才能尽快进入角色?
好像这么写下来,无非就是一点,最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的弱项,怎样最快速度地进入语境然后抓住大意?
我都是先问一些同样喜欢读书的人,推荐一些好的书籍,然后去图书馆借来看。看完后如果真的觉得自己很喜欢,才会去买。
另外,你不是有IPHONE吗?!!!下载书呀!!实在是太方便了,随时随地可以看书。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你得选好书。
周末在咖啡馆坐半天看书,一大享受也。

just read romance...one stone two birds....
读书分泛读和精读:
泛读是指以速度取胜不用每个字或每句都领会意思,但是只要能了解讲什么足以,比如大部分报纸和8卦杂志。
精读必须要了解所有词所有含义,有的精读甚至最好背诵或者至少读出声音。
同一篇文章如果很长,可能同时有泛读和精读的部分。
如果是你的感兴趣或专业领域,就采取精读多点,如果是其他普通信息类别,那么多采取泛读。
就像胡MM所说的,其实现代人不缺乏书,而是不知道看那些书,各个人对看书的要求都不一样,有人多的是时间,看书当是过眼瘾;有人生活非常忙碌,还要陪孩子读书,比如我,就要避免信息垃圾。所以能选择适合的书比如找人推荐或者看网上Amazon的review就很好。
本人的经验是,一本厚厚的书拿回去,翻了几页,就算读完了。
日后有什么不清楚的,就到坛子上发个贴。。。
如果很忙的,可以选择听书。开车,做饭,收拾家务的时候都可以听。晚上读书效果好,毕竟安静,能读进去。生词就忽略不计吧。
红旗车说的对,现代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泛滥,资源太多,选择和效率是个问题。如果只是业余读书不是学习的话,其实每天养成习惯,睡前读一会儿,挺不错的。能坚持下来的话,阅读量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