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凡凡
我父母来探亲的时候,家里一直有中文电视连续剧,我也陪着看了不少。打开电视,如果银幕上有感情纠葛一对恋人,基本上都是二十几岁的姑娘,和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你几乎看不到年龄匹配的恋人,这是我对中国电视剧的印象。
蜗居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主流择偶价值标准,在这样的社会里面,去树立一个独立女性的自强奋斗形象,基本上是徒劳和苍白的。从作者六六自己的价值观来看,我觉得她塑造海萍这个人物时候底气不足,她迷恋于描绘宋思明的魅力和海藻对宋的“情和欲”,(也许是观众认为的“爱”)。从观众的反映来看,六六想赋予观众思考的空间反而走向反面,她的价值观和她的笔端流露的对于书中人物的迷恋是自相矛盾的。尽管最后,她让海藻失去子宫,用这样的笔法来确定她的“人物喜好和报复”,我觉得很是牵强,所以,我觉得六六并没有把握住人物的命运走向和性格刻画,她只是和所有的社会现实中的纭纭众生那样,在现实面前被动地欣赏,最后,她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对各个人物进行了审判和赞扬。
当然,我写这些都是从文学评论的角度看问题,尤其是读了六六自己关于蜗居的解读。
在中国目前这样的价值体系里面,我再谈女性经济独立人格独立的重要性,无异是象空谈中国民主那样虚无。所以,现实一点的文章,都反映在“女儿该穷养还是富养”这样的话题上来得实惠,我还看到有人谈论”你的女儿做二奶该怎么办”之类的讨论。
感谢主,我有一个女儿,我生活在加拿大,这个地方用不着我考虑这样的情形。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的存在一定是和相应的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匹配的,加拿大没有这样的社会氛围,所以,我看“蜗居”,觉得好遥远,我没有共鸣。
女人该怎样生活?我欣赏吴越那般一地鸡毛的日子,我也喜欢gigilang 那霓红灯光后面的斤斤计较。有思想有文化的一地鸡毛,这片鸡毛飞飞扬扬,点缀平凡的日子。
中国,无法平凡,所以,蜗居着是“卑微的”,所以,成功的梦想浸透了每个人的血脉,你无法指责海藻,更无法指责海萍,她们都是无辜的。
对于中国目前的年轻女孩,无法寄语,因为这片土地,无论穷养富养,你都受浸于一个非常物质化和追求成功无限化的年代里,它象一座过山车,你除了尖叫,和它一起上天入地,别无他法。
我本人不认为“蜗居”写得很好”,但它很成功,它反应了现实,但它不是“伟大“的作品,读完之后,让人仰天长叹。
我看蜗居,就象一个加穆笔下的局外人,冷漠不是我的心,但心底最柔软的情愫无法拨动。
更多文章请访问专栏:
凡凡专栏
凡凡 _BBCODE_WROTE: |
文章来源: 凡凡
我父母来探亲的时候,家里一直有中文电视连续剧,我也陪着看了不少。打开电视,如果银幕上有感情纠葛一对恋人,基本上都是二十几岁的姑娘,和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你几乎看不到年龄匹配的恋人,这是我对中国电视剧的印象。
|
《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 都是年龄相当的恋人。
“对于中国目前的年轻女孩,无法寄语,因为这片土地,无论穷养富养,你都受浸于一个非常物质化和追求成功无限化的年代里,它象一座过山车,你除了尖叫,和它一起上天入地,别无他法。 ”
似乎楼主认为因为中国的社会现实和价值观匹配中国女孩只能
沦为二奶了。。。
3M _BBCODE_WROTE: |
这就是现实啊
|
如果温习一下以前好莱坞的电影是不是中年男子和二十几岁的姑娘,即使现在也很常见,一个二十几岁的男演员缺少社会经历演技能好到哪去呢,晓庆大妈装嫩,群众不答应啊。和现实有啥关系。
3M _BBCODE_WROTE: |
这就是现实啊
|
我觉得现实不全是这样吧,至少在我眼里看到不全是这样,我们公司算是大公司,6000多员工,我是经常收到年青人结婚请贴,看到他们一起工作,一起恋爱,一起奋斗买房,一起生孩子,我都在这公司工作了十几年了,至今没听过谁谁我认识的做了别人二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