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哥华时间长了,视野里的人和建筑,景物都是距离比较远的。[marq=down]
冷不丁回到了北京,感觉空间被压缩了。乱乱的人群,在狭小的空间里。好像路两边的建筑物也都压了下来。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时间久一点。也逐渐适应了些。但还是不习惯摩肩接踵的感觉。
现在对于北京上海和温哥华做小小的比较:
1。灰尘
北京的灰尘那叫一个多。一天里,桌子窗台就浮了一层薄薄的沙土。外面停的车上,好像盖了一个灰色的罩子。
灰尘指数:(以一个单位区域里可见沙尘之数量来计算)北京 100, 上海30, 温哥华10
2。路面交通
还好,北京还是那么堵。上午10点半了,往西直门的二环路堵的基本就走不动了。灵机一动改走积水潭桥下。。。 结果堵死了。
通畅指数: (以白天的单位行驶时间做分子,夜里的做分母)北京 5, 上海 3,温哥华 2
3。狗狗
几年没回,突然发现北京养狗的多起来了。狗狗都是脏兮兮的。大多数是老人去溜狗。也不知道给狗洗洗。可能觉得洗了也没用。
上海的狗狗也不少,溜狗的有老人,也有保姆
4。新的交通工具
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增加了许多电动和汽油的自行车。这个电动车非常烦人。经常走人行路。而且完全没有声音。凑冷子从后面就窜出来了,。
记得以前城市里禁止这个车的。估计现在解禁了。好处是老百姓走远路方便了。可也增加了交通的混乱。
5。外地人进城
多了。在北京和上海,你要是问路。基本都不知道。问5个人,能给指四个方向。
以前北京街上,外地人主要是民工和旅游者。现在做买卖的,很多是外地人。估计是站住脚了。俺走在街上,迎面来的10个里有6个外地人(您还别说,俺就能看出来谁是外地来的),4个北京退休老头老太太。至于说俊俏的姑娘小伙吧,非常地少见。比温哥华可差多了。这可能和俺住的区域有关。
俺住的老区,家旁边开了个什么商城,楼上挂满了彩旗。楼里分层都是私人摊位。整个感觉是把某县城的商场搬到北京来了。
上海的浦东,中午路边隔一段会有三个摊子,一个是现炒菜卖盒饭的,一个是卖烤香肠和鸡蛋卷饼的。一个是炸臭豆腐的。炒菜的刷锅水直接倒在绿地里。
上海浦西的地铁里,时常有摆小摊子做买卖的。有人轰就走开,然后再回来。主要地铁站里,都有地下商场。各种档次的都有。最为显著的,是拉人买A货皮包和手表的人。好像北京的秀水街都分散到了上海的各个地下商城了一样。
温哥华哪有什么灰尘啊。鞋子一个月都不见灰,在国内,一天就得擦
6。坏习惯
头一个是随地吐痰,可能北京冷吧。可是这真要了命了。走在街上,这吐的声音就不绝于耳。而且绝不用纸巾接着。
指数: 北京一分钟能听到10次,上海2次,温哥华0次。
第二个就是抢
俺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了。在北京机场推着行李车等上下的电梯。俺是头一个。自觉不把车顶在电梯门,留些空间给下电梯的人。
马上地,后来的人从俺两侧走到前面,堵住了俺,也堵住了下电梯的路。等电梯来了,直接挤进去了。俺生生地没有上去。
上海的地铁,车来了,上车的人蜂拥而上。下车的人得奋力挤才能下去。这不是上下班高峰。而且俺试过了,等下车的走完了,再上也来的及。
第三个是火暴脾气
不忍耐,不宽容。下饭馆,一个劲儿地催。而且语中带讽刺。比如说 “小姐,这茶写在单子上不等于已经下了单了”。
平时做事也会听得 (亲人说的)"你怎么这么漠迹啊,痛快点“ ”别跟他客气“
7。夸赞地铁
北京的地铁真方便。比我走时候多多了。快捷,频繁,线路很多。象从清华去大北窑,现在换一次地铁就到了。
北京的地铁票价: 现金买票2元。使用预储值的交通卡也是2元。老年人也不免费
公共汽车现金1元。如果使用交通卡,则4毛。学生2毛。老人免费 -导致老人上街乱窜。
上海地铁,都在主要商业区有站。主要的写字楼走几分钟就能到。太方便了。地铁内部标示清楚。游客很容易懂。电视屏幕显示下班车到站时间,比较准确。广播里说”本次列车马上就要进站了。本次列车为8节分组,请乘客分散乘车“,接着,轰隆隆开过巨长的车厢。怎么也比温哥华的broadway 的4节skytrain 长4倍吧。那运力真太牛了。
票价:根据道路远近有2元到7元不等。如果使用交通卡,自动扣款。不用废话。
8。服务业就业人员年轻化
从机场服务人员到电信,银行。都象是19 - 25岁的样子。态度和蔼。有礼貌。没有城府。对于获得这份工作有感恩的心。祖国的活力就在于此。
几乎见不到那些从前4,50岁的国营刁蛮老妇女和老男人。他们好像都退休了。
9。快递公司
现在北京同城快递一封信,只有5元。 从北京给河北寄几个衣服 10元。北京到上海我让家里寄个2公斤的资料,20多元。头一天中午取件,第二天早晨就送到了。这也太方便了
10。 电视节目
那几个老男人主持还在,身边的女的都换20多岁的年轻人了。男的更秃,更胖了,女的更美了。估计原来的女的回家生孩子或者养孩子去了。
各个电视台还在搞采访名人的节目。真名人都整了几遍了。把有一点名气的人也挖出来了。有的把老婆孩子都带上来。跟问傻子似的。问”xx 老师, 您和师母恋爱的时候,您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这些所谓的名人也乖乖的迎合着,编着他们也记不清的故事。然后观众也跟着傻笑着。估计大家都看在钱的份上,身份就暂时放一边了。
国共解放战争的片子,多种多样。层出不穷。现在到了11月,好像都陆续放完了。只要换台,能看见 两个傅作义,3个毛泽东,4个蒋介石。同样的历史事件拍了几次。光说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军服各个剧组都收集起来,得有不少套了。名男演员都开始扮演我深入敌后的国民党将领了。这样又帅,又可以穿酷军服。反正80年代以后生的孩子看过以后算是彻底糊涂了。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看国内电视节目,中央三台,每天都有演唱会之类的,还有北京台也经常有些节目秀不错,还有就是广东那个旅游台,每天一个游玩地方介绍,附近什么五星级酒店周未打折消息等等,看着看着记下来,第二天跟那帮师奶喝早茶就约好周未到这个酒店度个假,早午餐自助餐和房价连在一起才几百元不够一千元。
上海是远比北京好吧,我是自己认为,北京我是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