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39印度共和国(印地语: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ia),简称“印度”。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和后端服务外包大国 [60]、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 [1]印度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约8000公里。 [26]国土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居世界第七位。 [1]跨越2个时区,即东5区、东6区。首都新德里时间比北京时间晚2.5小时,没有夏令时。 [26]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分别占总人口的80.5%和13.4%。 [1]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 [1]。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形成中央集权大国,统治200多年。 [1]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开始入侵印度。1757年印度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宪法正式生效,印度成立共和国,同时仍为英联邦成员。 [1] [34] [36]2023年,人口约14.4亿,主要经济数据如下(以现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3.57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美元。 [1]2025年4月24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取消了对方国民的签证。
-
-
第 2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2
国名来由
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河,印度河流域也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故因此为国名,印度人将这一民族文明的摇篮称为Sindhu(本义为河流,中国古代音译为“身毒”等)。但印度的近邻波斯人在说Sindhu时对其首字母s存在发音困难,遂将其讹变为Hindu;而Hindu一词因字母H弱化乃至失音,再变而为Indu。印度的名声因波斯人而传入希腊,希腊人遂以印度西部的这条河流指称整个印度地区。他们又将Hindu或Indu讹变为Indus。后来,Indus成了西方语言对印度河的通用名称。中世纪穆斯林入侵印度后,又依波斯语称印度为Hindustan(印度斯坦),意思是“印度人生活的地方”或“印度国”。同理,他们将印度教徒称为Hindus。英国殖民者来到印度后,称印度教为Hinduism,称印度为India。India显然是从Indus演变而来的 [31]。印度在梵文中又有月亮的意思,因此,印度又称“月亮之国” [25]。印度诸语言中称印度为“婆罗多”。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及《莲花往世书》中。《摩诃婆罗多》中著名插话之一《沙恭达罗》,讲述国王豆扇陀与净修林仙人义女沙恭达罗的爱情故事。他们生有一子,名婆罗多。婆罗多长大后成为转轮王。他的后代被称为婆罗多族。因此,印度诸语言又名印度为Bharatavat-sa,意思是婆罗多子孙之国或婆罗多族之国。沙恭达罗的故事后经笈多王朝时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改编为剧本而传遍印度乃至全世界。这似乎就是印度语言中国名“婆罗多”称谓的来源。印度古人亦称印度次大陆为瞻部洲(JambudVipa),佛经及《西游记》中提到的南瞻部洲即指称或包括此地 [31]。
原始社会
在讷尔默达河谷地区发现的一些零散的早期人类化石(后定名为讷尔默达人)表明至少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印度已有人类居住。讷尔默达人的系属分类未定(直立人或智人);对于其生存年代从距今20万年到50万年不等。旧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开始于4万年前,结束于1.5万年前。大约自公元前6000年以后起印度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印度新石器文化总体来说晚于两河流域文化。
早期文化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前1500年左右,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吠陀教开始发展为婆罗门教。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吠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十六雄国
公元前六-前四世纪的十六雄国是16个强盛的王国或共和国,其范围涵盖肥沃的印度河-恒河平原,也有其他较小的国家,散布在这个范围上。通常所指的十六雄国是:迦尸、憍萨罗、鸯伽、摩揭陀、弗栗恃(跋耆)、末罗、支提、跋蹉、俱卢、般遮罗、摩差耶、修罗色那、阿湿波、阿槃底、犍陀罗和甘菩遮(剑洴沙)。在许多印度邦国之中,位于今比哈尔邦的摩揭陀国逐渐居于优势地位。
孔雀王朝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
笈多时代
贵霜帝国在强盛了若干世纪之后分裂为一些小的政治力量。取代他们在北印度的优势地位的是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的笈多王朝。笈多王朝是孔雀王朝之后印度的第一个强大王朝,也是由印度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帝国政权,常常被认为是印度古典文化的黄金时期。与孔雀王朝一样,笈多王朝的发源地是在摩揭陀;这个王朝的头几位君主都是征服者,他们确实统一了北印度,但在南方则并没有扩张得太远。在文学上,出现了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从中亚侵入印度的嚈哒人严重地损害了笈多王朝。嚈哒人后来被印度社会所同化,但他们在5~6世纪的活动促成了帝国的解体。许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对笈多王朝的中央权力,于是这个帝国迅速瓦解了。所谓后笈多王朝(实际上与真正的笈多王室没有关系)的统治权力再次退回摩揭陀。
拉其普特人
大约在7世纪北印度兴起了一种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他们在7~8世纪之后的印度历史中起了突出作用。从7世纪中叶直到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间的历史时期常常被称为拉其普特时期。
德里苏丹国
伊斯兰对印度的真正征服开始于11世纪,是由中亚的突厥人进行的。伽色尼王朝的苏丹马赫穆德远征印度12次以上,在北印度造成严重破坏。伽色尼王朝在中亚的领土于1173年被其位于阿富汗的原附庸廓尔王朝吞并。廓尔王朝的统治者穆伊兹丁·穆罕默德(廓尔的穆罕默德)在1192年的第二次德赖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了兆汗人;他留在印度的总督(出身奴隶)顾特卜-丁·艾伯克于1206年采用苏丹头衔统治被穆斯林征服的北印度地区,定都德里。此后直到莫卧儿帝国建立,北印度的历史即为德里苏丹国的历史。
莫卧儿帝国
德里苏丹国瓦解造成的权力真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新的穆斯林征服者很快在西北方出现。1526年,突厥人帖木儿的直系后代巴卑尔从中亚进入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帕特战役中击溃了罗第王朝的最后一个苏丹易卜拉欣·罗第。巴卑尔占领了德里并被尊为“印度斯坦的皇帝”。他继而在1527年击败拉其普特人,1529年又消灭了阿富汗人的残存力量。由巴卑尔建立的政权被称为莫卧儿帝国。奥朗则布去世后的莫卧儿帝国称为“后期莫卧儿”。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马拉塔人愈战愈强,大有取莫卧儿而代之的趋势。但是,决定印度命运的因素是欧洲列强。
殖民时期
最早在印度建立据点的欧洲国家是葡萄牙,他们的殖民地位于莫卧儿帝国版图之外。此后荷兰人也积极介入,并打败了葡萄牙人。奥朗则布在帝国极盛时期忽视欧洲殖民者的危险,而他的子孙们在被迫面对欧洲人时已经由于帝国衰落而软弱无力。到了18世纪,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欧洲强国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经过一番斗争,英国人取得了优势,把法国的存在削弱到只剩下几个小殖民点。经营英国在印度事务的主要实体是不列颠东印度公司,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后,大多数印度王公都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最晚被英国兼并的印度领土有信德(1843年)、锡克人控制的旁遮普(1849年)、贝拉尔(1853年)和奥德(1856年)。由于殖民者的种种不利政策,1857年爆发了著名的印度民族大起义。1858年通过的《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由印度事务大臣接管其全部职权;并成立以印度总督为首的印度政府。英国人也正式结束了已无存在意义的莫卧儿王朝,将巴哈杜尔沙阿二世流放到缅甸。此后印度进入由英政府直接统治的时代。英国直接统治下的印度(称英属印度)分为13个省,其中包括缅甸。另外约有700个由印度王公统治的土邦在英国严密监督下存在着,这种土邦占整个印度面积的40%(有些省里也有土邦)。以印度为根据地,在亚洲遏制俄国扩张的思想使一些英国官员致力于西北方向扩展英属印度的疆域,结果引发了1878年至1880年的第二次阿富汗抗英战争。1885年,印度国大党成立。1906年组建全印穆斯林联盟。英国人有意识地利用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在1885年以后,印度几乎每年都有民族主义者的集会,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官僚显然漠视印度人的诉求。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目标仅仅是避免出现饥荒。1909年英国通过莫莱-明托改革法案,规定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在立法机构改选中实行分别选举,此后教派政治成为制度,印度民族运动分裂。 -
-
第 3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2
印巴分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印度民族主义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1919年4月13日发生英军屠杀印度群众的阿姆利则惨案。这些事实使已经成为国大党主要人物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转变了对英政府的态度,并于1920年改组国大党。国大党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多次领导反英斗争,其指导方针是甘地提倡的非暴力不合作。二战结束后,英国实力急剧衰落,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已经不可能维持。1946年发生印度皇家海军起义。1947年英国提出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自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14日和8月15日成立,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宣告结束。 -
第 4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3
区域位置
印度地处北半球,位于北纬8°24′~37°36′、东经68°7′~97°25′之间。印度是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国土约29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居世界第7位。 [1]
地形地貌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气候特征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印度气候分为雨季(6~10月)与旱季(3~5月)以及凉季(11~次年2月),冬天时受喜马拉雅山脉屏障影响,较无寒流或冷高压南下影响印度。
自然资源
播报
编辑
矿产资源
印度资源丰富,有矿藏近100种。云母产量世界第一,煤和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3241.28亿吨,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6.46亿吨,铬铁矿9700万吨,锰矿石1.67亿吨,锌743万吨,铜529.7万吨,铅190万吨,石灰石756.79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68吨,石油5.87亿吨,天然气13726.4亿立方米。此外,还有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森林80.90万平方公里,覆盖率为24.62%。(数据来源:2021 年印度森林状况报告)
生物多样性
印度漫长的海岸线上,拥有不同的生态系统,如8100公里长的红树林沼泽、珊瑚礁、海草床、海滩、沙丘、盐沼和泥滩。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在光合作用和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动植物的多样性表明,在印度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已知的物种数量可能达到17795种或更多。其中,998种受法律保护,因为它们的自然种群因过度开采而枯竭。 [29]
行政区划
播报
编辑
区划
印度自称有29个邦和7个中央直辖区(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和查谟—克什米尔地区)。主要大城市有德里、孟买、加尔各答、金奈、海德拉巴和班加罗尔、艾哈迈达巴德等。 [26]
[img width=378.81157154026585 height=500]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21bb051f8198618f67499c743ed2e738bd4e646?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img]印度行政区划
印度28个邦名列表
安得拉邦
西孟加拉邦
阿萨姆邦
比哈尔邦
恰蒂斯加尔邦
果阿邦
特里普拉邦
曼尼普尔邦
喜马偕尔邦
梅加拉亚邦
喀拉拉邦
古吉拉特邦
贾坎德邦
北阿坎德邦
旁遮普邦
卡纳塔克邦
米佐拉姆邦
奥里萨邦
哈里亚纳邦
锡金邦
泰米尔纳德邦
拉贾斯坦邦
马哈拉施特拉邦
那加兰邦
中央邦
查谟-克什米尔邦
北方邦
特伦甘纳邦 [4]
首都
印度首都为新德里(New Delhi),人口3500万(2023年)。德里位于印度恒河支流亚穆纳河(又译朱木拿河)畔,为中央直辖区,包括新、老德里和郊区乡村在内,面积1485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446.3平方千米),是全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铁路、航空枢纽。
国家象征
播报
编辑
国名
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别称婆罗多。印度者,唐云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中略)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慈恩传二曰:“印特伽国,谓印度也。”是月之名与Indu混也。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译为“羌独”,东汉称它为“天竺”。唐代玄奘则仔细探讨了天竺的名称,放弃了天竺、身毒、贤豆这些名称,而根据当地发音,称做印度。而“天竺”“身毒”“印度”等译名皆源于印度河的梵语名(Sindhu),其波斯语变音为(Hindu)、希腊语变为ινδία(India),龟兹语Indaka。
国旗
印度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全旗由橙、白、绿三个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正中心有一个含24根轴条的蓝色法轮。橙色象征了勇气、献身与无私,也是印度教士法衣的颜色。白色代表了真理与和平。绿色则代表繁荣、信心与人类的生产力。法轮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阿育王在位期间修建于佛教圣地石柱柱头的狮首图案之一。一般说来,人们笼统地称它为“阿育王法轮”(阿育王笃信佛教,对佛教的传承与发展有着莫大的贡献)。神圣的“阿育王法轮”象征着真理与道德,也代表了印度古老的文明。法轮的24根轴条则可代表一天的24小时,象征国家时时都向前进。
[img width=640 height=428.5530546623794]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1cf3bc79f3df8dcd100d2c28c48658b4710b9128215?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857[/img]印度国旗
国徽
印度国徽图案来源于孔雀王朝阿育王石柱顶端的石刻。圆形台基上站立着三只金色的狮子,象征信心、勇气和力量。台基四周有四个守卫四方的守兽:东方是象、南方是马、西方是牛,北方是狮。雄狮下面中心处是具有古老印度教色彩的法轮;两边的守兽象征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毅力;图案下面有句用梵文书写的、出自古代印度圣书的格言“唯有真理得胜”。1950年1月26日,印度人民选择这些古老的雄狮图案作为国徽,以此来弘扬印度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img width=331.0546875 height=500]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043ad4bd11373f0820211442e575cfbfbedaa64aeea?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img]印度国徽
-
第 5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3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更新显示印度人口13.9亿人。 [1]202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更新显示印度人口13.9亿人。 [1]2023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更新显示,截至2021年,印度人口约14.08亿。 [1]2022年11月,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印度人口预计在2050年达到17亿。 [27]2023年4月19日,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印度人口数量14.28亿,略高于中国的14.25亿,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未来几年有望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拥有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比欧洲、非洲或美洲的总人口还要多。 [35]
人种
关于印度人种的划分,历来聚说纷纭。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五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1]
民族
印度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46.3%,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卢固族、泰米尔族等。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亚纳邦、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孟加拉族(BENGAL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操孟加拉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马拉地族(MARAT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马拉地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加拿达族(KANNADA)占印人口3.87%,说加拿达语,分布在卡纳塔卡邦。马拉亚拉姆族(MALAYALAM)占印人口3.59%,说马拉亚拉姆语,分布在喀拉拉邦。旁遮普族(PUNJABI)该族占印度总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语,少数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信奉锡克教和印度教。多数人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旁遮普人能歌善舞。阿萨姆族(ASSAMESE)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萨姆邦,操阿萨姆语。信奉湿婆神。多从事农业、畜牧业。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喝茶。奥里萨族(ORISSAI)主要分布在奥里萨邦。奥里萨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奥里萨一向被誉为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奥里萨人以米饭为主食,衣着简单朴素。
政治
播报
编辑
政体
印度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总统职位因去世、辞职或罢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宪法第65条规定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当新总统被选出及就职后,副总统恢复原有职务。总统如果因疾病或其它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由副总统暂时代理总统职能直至总统返回办公。 [1]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印度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
印度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1]
议会
联邦议会由总统和两院组成。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统帅,由议会两院及各邦议会当选议员组成选举团选出,任期五年,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现任总统德劳帕迪·穆尔穆(女)(Droupadi Murmu),2022年7月25日就任。两院包括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联邦院共250席,包括由总统指定的12名具有专门学识或实际经验的议员和不超过238名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的代表组成,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4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主席。贾格迪普·丹卡尔(Jagdeep Dhankhar)于2022年8月6日当选联邦院主席,8月11日就职。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3个议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5年举行一次大选。2024年选举产生的第18届人民院中赢得席位较多的政党有印人党(获240席)、国大党(获99席)、社会党(获37席)、草根国大党(获29席)、德拉维达进步联盟(获22席)、泰卢固之乡党(获16席)、人民党(联合派)(获12席)。2024年6月26日,印度举行第18届人民院议长选举,印人党议员、上届人民院议长奥姆·博拉再度当选议长。 [1]
政府
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是最高行政机关。总理由总统任命人民院多数党的议会党团领袖担任,部长会议还包括内阁部长、国务部长。总理和内阁部长组成的内阁是决策机构,其中内阁部长共28人。独立主持部务的国务部长5人:统计和项目执行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计划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拉奥·英德吉特·辛格(Rao Inderjit Singh),科技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地球科学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吉坦德拉·辛格(Jitendra Singh),司法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阿琼·拉姆·梅格瓦尔(Arjun Ram Meghwal),传统医学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贾达夫·普拉塔普拉奥·甘帕特拉奥(Jadhav Prataprao Ganpatrao),技能发展和创业部国务部长(独立主持)贾扬特·乔达里(Jayant Chaudhary)。
司法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为达南贾亚·钱德拉楚德(Dhananjaya Y. Chandrachud)。总检察长由政府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为文卡塔拉马尼(R. Venkataramani),2022年10月上任。 [1]2018年9月27日,印度最高法院宣布废除刑法第497条涉及“通奸罪”的相关内容,标志着这条沿用158年的陈年律法正式成为历史。 [3]
政党
-
第 6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4
经济
综述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汇率则为1,389美元,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影响,印度政府过分干预劳工及金融市场并监管商业活动,由于1991年印度经济危机,加上苏联解体,新国大党政府使印度开始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借由外国贸易及直接投资,逐步转型为自由市场,印度的经济规模获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印度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30]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印度2/3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最重要出口国。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出口国,侨汇世界第一。印度是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印度经济以耕种、现代农业、手工业、现代工业以及其支撑产业为主。全国仍有四分之一人口无法温饱。印度外汇存底充足,汇率稳定,未来官方也将全面解除外汇管制,由市场决定币值。印度制造业出口已经开始下滑,全国很多地区电力供应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语的人口,是21世纪全球最主要的资讯服务业生产国、电脑软件出口国以及众多软体工程师的祖国。印度实行民主政治的同时实行社会主义,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外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严格控管。不过,1991年通过经济改革,放松对外贸和外资的管制,逐渐开放国内市场。国有企业民营化和部分领域开放对私人以及外国投资的设限,至于相关的政治争论持续不断。独立以来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到基本自给,工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迅速,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印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1991年7月开始实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1992年至1996年实现经济年均增长6.2%。“九五”计划(1997年至2002年)期间经济年均增长5.5%。“十五”计划(2002年至2007年)期间,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实现年均经济增长7.8%,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6年,推出“十一五”计划(2007年至2012年),提出保持国民经济10%的高速增长,创造7000万个就业机会,将贫困人口减少10%,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力度。2011年8月,印计划委员会通过“十二五”计划(2012年至2017年)指导文件,提出国民经济增速9%的目标。2015年,印裁撤计划委员会。“十二五”结束后,印不再实行五年计划。2025年3月17日,据彭博新闻社网站报道,印度启动与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在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两国寻求加强经济联系。 [63]
2024财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以现价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
3.55万亿美元。(2024财年数据,来源印统计部门)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9.6%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430美元
货币名称
印度卢比(Rupee)
汇率
1美元≈84.1印度卢比(2024年10月数据)
通货膨胀率(以CPI衡量)
3.65%(2024年8月数据)
外汇储备
7046.9亿美元(2024年9月数据,来源印度央行)
参考资料 [1]
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包服务接包国,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 [28]
工业
在英国殖民者统治期间,印度工业以纺织和采矿为主。独立以后,钢铁、机械、电力、化学等工业都有所发展,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印度的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工业发展迅速。印度拥有两大汽车企业:塔塔汽车和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车于2008年收购捷豹路虎,马亨德拉则于2010年收购双龙汽车。主要工业包括纺织、食品加工、化工、制药、钢铁、水泥、采矿、石油和机械等。汽车、电子产品制造、航空和空间技术等新兴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23/2024财年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其中电力行业同比增长7.1%,采矿业同比增长7.5%,制造业同比增长5.5%。 [1]
印度工业 -
第 7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5
农业
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面积约1.5亿公顷,人均0.11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村人口占总人口65%。因为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中西南季风很不稳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很不稳定,水旱灾频繁,使印度的粮食生产很不稳定。
服务业
近年来,印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2020/2021财年增长6.9%。2020/2021财年,服务业对国民经济总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5.39%,系印度创造就业、创汇和吸引外资的主要部门。据估算,2023/2024财年服务业对印国民经济总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4.86%。
旅游业
-
第 8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46国际影响印度外贸总局于2012年3月5日宣布,禁止棉花出口。作为全球第二大棉花出口国,印度的这个决定引起全球棉花交易市场当天出现大幅波动。 [39]印度商务部希望财政部尽快采纳其建议提高橡胶进口关税,以帮助国内胶农应对橡胶价格下跌。橡胶价格已从230卢比/公斤下跌至约160卢比/公斤。两个月前,印度商务部向税务局建议:基于过去3年的平均价格,把对橡胶征收的特别进口关税由20卢比/公斤提高到34卢比/公斤。但是并未提出对20%的进口关税作更改。进口商可以按两种方式交税:按橡胶价值付20%进口关税,或按20卢比/公斤付进口关税。2013年3月,约占印度橡胶产量90%的喀拉拉邦在内,来自印度南部各邦的胶农代表拜会了商务部负责人,指出如果不提高进口关税,来自邻国的廉价橡胶就会涌入印度市场,进一步拉低橡胶价格,并有可能导致国内危机。
税收体制
1886年从英国引入的所得税制成为了印度税收制度的雏形。1947年独立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步自由化,印度开始对税制进行补充和完善,逐步开征了遗产税(1953年)、赠与税和财富税(1958年)和超额利润税(1964年),并在1986年实施了有限度增值税。1991年,印度政府对税制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税收体制。印度的税制相对简单,包括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农业税、利息税、赠与税、消费税、销售税、有限度增值税、关税等10个税种。印度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等高科技领域都已达到较高水平。2009年8月,东盟与印度在曼谷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规定,从2013~2016年,东盟成员国和印度之间将实现对80%以上的交易产品取消进口关税。
外汇储备
截至2020年12月4日,印度中央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央行外汇储备达5793.46亿美元,印度央行外汇资产在报告周内增加45.25亿美元。 [5]截至2023年10月数据,外汇储备达5859亿美元。 -
第 9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5-07 10:50
战争观
印度认为,战争是人类的社会现象,是实现国家政治目标的一种斗争形式。印度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统一,维护民族利益,实现国家战略的总目标。印度自认为其陆军实力名列全球第三,海军名列第五、空军名列第六。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现任陆军参谋长乌彭德拉·德维迪(Upendra Dwivedi),空军参谋长维韦克·拉姆·乔杜里(Vivek Ram Chaudhary),海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Amar Preet Singh)。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现役兵力为144.4万,其中陆军123.7万,海军6.7万,空军14万。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2023/2024财年国防预算5.94万亿卢比。 [1]
军费
一直以来印度把扩充军事实力当成争当世界一流大国的重要标志。印度始终致力于称霸南亚、直接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军事强国行列是印度国家战略的终极目标。印度当局深信,军事实力是取得大国地位的必要基础,外交必须以军事为后盾,军事必须以外交为补充,军事力量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外交最可靠的王牌。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战略思想,得到了印度智囊机构、军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的广泛支持,印度导弹之父卡拉姆,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直截了当地宣称:“弱小并不令人尊重,因此,印度在军事上必须强大”。印度财政部长普拉纳布·慕克吉宣布,到2010年3月的财政年度,印度军费预算将增加24%,达1.42万亿卢比,约500亿美元。将为印度的123万军队的现代化计划提供资金。除了军费预算,慕克吉还批准了为准军事部门增加1.43亿美元。他还说,在本财政年度将为加强所谓的边境安全增加4.56亿美元。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当中购买武器最多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印度进口的军事装备价值280亿美元。未来几年,印度计划进一步签署价值估计达300亿美元的合同。
军备
为实现“直接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一流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印度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制定了到2015年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战略规划,大力推进海、陆、空三军转型。陆军:向战略打击军种转变;海军:向远洋作战型军种转变;空军:向航空航天型军种转变。以此建立一支适应未来战争需要、与国家战略目标相适应的“未来军队”。为适应军队的现代化转型,军费支出结构也作了极大调整,被称为“首要花费项目”的武器采购费用达到了3340亿卢比,比上一财年1690亿卢比的实际采购费增加了近1倍。印度海军拥有1艘航母、8艘导弹驱逐舰、约40艘护卫舰、16艘潜艇以及大量辅助战舰。据悉,印度政府已批准2015年之前再建造2艘核潜艇。
印度军备
军械
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研发代号为PAK-FA的第5代先进战斗机。俄印联合研发第5代战斗机项目金额高达数十亿美元,将成为俄印两国政府在军事领域内数额最大的一个联合研发项目。印度从俄罗斯引进的最新战斗机为苏-30MKI战斗机。印度空军主要将领已经证实印度空军已确定了印度第5代战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据称,印度空军希望用5年的时间研发第5代战斗机。据悉,第5代战斗机PAK-FA具备隐身性能,可在不使用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进行超音速巡航,机上将安装主动式电子扫描阵列(AESA)机载雷达以及可增强机动性的推力矢量喷管。进入21世纪,印度陆军已经向俄罗斯购买了310辆T-90主战坦克。印度陆军高级军官则表示,陆军用1781辆主战坦克替换老旧的T-55和T-72坦克的需求,将通过引进1657辆俄制T-90S和订购的124辆阿琼坦克(由印度自己开发,耗资巨大,但坦克质量性能始终存在一定问题,无法满足印度军方的要求)得到满足。俄印签署协议引进310辆俄制T-90S坦克,根据双方又达成协议,印度再进口347辆T-90S坦克,而且印度阿瓦迪重型车辆制造厂已经开始根据俄方许可证生产另外1000辆T-90S坦克。印度已宣布在未来十年里要建立一支航母舰队和核潜艇的计划。印度还进行了可携带核弹头的导弹试射,其射程可覆盖中国的主要城市。而在临近中国的边境地区,它也正在重新开启空军基地。
演习
2025年5月5日,印度内政部宣布,已下令几个邦在5月7日举行模拟安全演习,以确保遇袭时民防能够有效应对。此次演习正值印度和巴基斯坦在4月克什米尔恐怖袭击后的关系紧张之际。这些措施包括使用空袭警报,对平民和学生进行保护性民防培训,以及实施停电应对措施。各邦还被要求用迷彩掩盖关键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并排练疏散计划,以实现快速协调的应急反应。这是印度自1971年孟加拉国独立战争以来首次进行此类演习。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