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5年5月3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綜合)據BBC報道,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周五上午表示,北京正在評估與
美國就
關稅問題展開
談判的可能性。這一表態在全球范圍內引發關注,因為當前美中之間高達245%的懲罰性
關稅,已對全球供應鏈和經濟增長構成重大威脅。
中國商務部指出:“美國官員多次表示願意就關稅進行談判。中方的立場始終如一——打就打到底,談則大門敞開……如果美方願意對話,就應展現誠意,糾正錯誤,取消單邊關稅。”這番言論回應了此前一系列混亂的信號。就在一天前,中國官媒相關微博賬號“玉淵潭天”發文稱,美國一直在主動尋求開啟談判,而一周前
川普(特朗普)也曾聲稱談判已在進行,盡管北京方面予以否認。
目前,美中雙方尚未就何時、在何種條件下開啟談判達成共識。正如BBC分析所言,這場對峙的實質在於“何時由誰出面開啟對話”,而非是否會進行。
“膽小鬼博弈”:誰先讓步,誰就示弱?
多位專家將當前局勢形容為“膽小鬼博弈”: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都試圖在不失面子的前提下尋找妥協。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者張嘉毅表示,雖然雙方都不想率先示弱,但緩和貿易戰符合雙方利益,“預計會出現反復試探”。澳大利亞學者宋文棣進一步指出:“這就像兩輛賽車高速對沖,誰先轉向,誰就是弱者。”當前,雙方都希望對方先讓步,因此選擇使用模糊語言、避免正式開啟談判。
宋文棣認為,北京正試圖透過文字游戲為談判創造空間,以便在不丟面子的前提下實現緩和。此類“建設性模糊”策略的目的在於,哪一方先提出談判都可以聲稱是回應而非示弱。
此外,第三方介入或對外交表述的靈活處理,可能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兩國領導人最終都需要向國內民眾宣告某種勝利。”張嘉毅說,“川普想展示他讓北京屈服,而習近平則希望證明自己促使
美國變得理性。”
國內壓力推動談判升溫,幕後接觸已現端倪
在國內層面,川普與習近平都面臨巨大壓力。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出現2022年以來首次萎縮,加劇了人們對經濟衰退的擔憂。
中國則持續面對消費疲軟、房地產低迷與高失業率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國都希望通過貿易對話緩解經濟壓力。
據雅虎財經報道,中國目前正在制定一份清單,豁免部分美國產品所受的高額關稅,以降低緊張局勢,同時避免在公開場合顯得軟弱。清單包括美國乙烷、部分半導體與藥品等商品。中方意圖在保持強硬姿態的同時,悄然為妥協預留空間。
川普雖然聲稱中國“應得”高額關稅,但其政府已著手在內部推動分階段削減關稅。他本周簽署行政令,為部分汽車及零部件提供關稅減免。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也表示,美方與多個國家的貿易談判已取得進展,並稱與印度的協議“非常接近”。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則將於下周訪問白宮,預計將就貿易議題與美方進行高層會談。盡管他在選舉期間曾對川普持批評立場,但這次訪問可能為北美貿易關系提供穩定因素。
截至目前,美國尚未否認中國有關嘗試啟動談判的說法。張嘉毅表示,雙方的表態表明某種形式的幕後接觸已經開始。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來源:
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