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直言,德国和欧洲似乎陷入了僵局。在德国,新产品(不仅仅是汽车)都必须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审批程序。许多客户更愿意购买熟悉的技术而不是新系统。而政府则通过越来越多的法规、税收和複杂的行政程序,儘可能地限制经济发展。这种情况并非巧合。国家决策是由议会中选举产生的多数派决定的,而不是由某一个政党的领导人决定的。这使得国家变得迟缓,但郄反映了社会现狀:对於大多数德国人来说,休闲比工作更重要。对新技术的怀疑态度不仅体现在电动汽车上。但在市场上脱颖而出的创新型公司需要一个渴望进步的环境。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实现这一切的国家。
在中国,政府大力补贴汽车和科技行业,以摆脱对西方的依赖。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项亏损业务:100多个电动汽车品牌中几乎没有一个盈利。许多企业将会破产,工厂将会倒闭,大规模裁员。如果有必要,当局会用暴力压制工人的批评。这种方法在民主国家是被禁止的。
但是,欧洲赍续慢行也是不可行的。否则,长期担任汽车经理和斯泰兰蒂斯(Stellantis)老闆的卡洛斯·塔瓦雷斯 (Carlos Tavares) 曾经描述的情景就会威胁我们:如果汽车行业消亡了,欧洲人将只能向遊客提供咖啡。
《世界报》呼籲,事情绝不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德国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全面重组其中国工厂。它们完全有机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欧洲,它们也需要加速,而欧洲更好的政治和积极的公民为它们提供了条件。但欧洲必须有加速前行的意愿才行。
叨逼叨半天也没说中国电车的什么技术超越欧洲,沙发冰箱大彩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