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确实会因失去美国市场而受到伤害,但这是一个更容易解决的问题。
卡玛认为,中国可以将部分出口商品转向欧洲和东亚国家,这些国家的民众同样需要手机、玩具和烤麵包机。中国也可以向本国公民发放补贴,刺激更多国内消费需求,并向本国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它们维持运营。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主席、经济学家亚当·波森(Adam S. Posen)称之为「升级主导」(escalation dominance)的不对称优势,即「一方有能力以一种让对手不利或代价高昂的方式升级衝突,而对手郄无法以同样的方式反击」。
波森早前就曾发文指出,川普自以为是一场相当於越南战争的经济战争的「升级主导者」,但实际上中国才是真正的主导者。美国在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之前就展开贸易战,几乎注定失败,且代价惨重。他说:「华盛顿,而不是北京,正在把所有赌注押在一手必输的牌上。」
「中国的优势得益於多年的精心準备。」卡玛写道,多位中国观察人士告诉他,川普在第一总统任期内挑起的贸易摩擦,让中方意识到必须随时準备应对经济对抗。此後,中国在能源、农业和半导体生产等行业大力投资,以减少对美国进口的依赖,同时採取协调一致的策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寻找新的非美国出口市场。
不仅如此,中方还打造了一系列「进攻性经济武器」。比如中国加犟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对杜邦和谷歌展开反垄断调查;并停止与美国顶级飞机制造商波音的所有业务。如果局势进一步升级,中方可能完全禁止某些知名美国公司,如苹果和特斯拉,在中国开展业务,甚至动用抛售美债这一「核选项」。
「中国已经为这场战斗做好了準备,」 牛津大学专注於中国政治经济的公共政策教授谭叶凌(音译)说,「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为与美国的一场持久的经济衝突做準备。」
「美国本来还有些胜算,但川普事事反著来」
在卡玛看来,川普并非没有胜算,如果他把所有事情都做对的话。但问题是,川普政府搞砸了所有事。
比如盟友堪称美国的「秘密武器」。文章认为,如果美国与欧洲、北美和东亚的传统盟友联手,集体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同时深化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那么这个联盟可以对中国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将自身的痛苦降到最低。
但这需要大量的规划和準备工作。美国及其盟友必须展开大规模的协调一致的经济动员,迅速发展新产业,建立一个由大批训练有素的官员组成的全球供应链监测系统,按照循序渐进的时间表逐步实施贸易限制,以便让企业和投资者有时间进行调整,并明确愿意结束贸易战的条件。
显然,川普几乎每件事都反著来。他没有花数年甚至数月时间投资美国产业,而是试图取消拜登政府时期在半导体和清洁能源制造领域的重大投资。川普政府没有循序渐进地实施关税措施,而是在几周内将关税提高到了145%。川普政府没有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明确的指导,而是每天甚至每小时都在改变立场。而且川普没有建立一个联盟,在过去几个月里,他一直在威胁、与盟友争吵并对他们徵收关税。
即使美国突然想通了,试图建立一个「反华联盟」,也很可能为时已晚。哪个国家会为了一个不仅对其态度恶劣,还反复证明无法信守任何协议的「盟友」而自愿承受经济风险?
「川普最终可能被迫让步,中国将获益颇丰」
在国内,川普也面临著越来越多的难题。
卡玛说,川普第一个任期内对中国徵收的关税相对较低,所以没有导致物价大幅上涨。但这一次,物价飞涨的衝击将无法忽视。选民们一直将通货膨胀列为2024年大选最重要的问题。当一位承诺降低物价的政治家郄导致物价上涨时,选民们会作何反应呢?
根据最近的几项民意调查,大多数选民在川普的关税生效之前就已经对其表示不满。更糟糕的是,中国对美国出口商的反制以及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导致更广泛的经济增长放缓。许多经济学家警告称,美国可能会重现20世纪70年代的「滞涨」局面:物价飞涨和失业率上升的可怕组合。
即使是川普,可能也没有足够的固执来在如此严重的经济困境中坚持下去。他已经打破了贸易战的基本原则——永远不要告诉对手你的底缐在哪里。随著美国金融市场陷入动荡,川普已推迟了大部分「对等关税」。
「中方非常善於等待,」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王丹(音译)说,「他们也许不能永远坚持下去,但肯定能坚持得比一个美国选举周期更长。」
卡玛总结道,川普很可能最终将被迫让步,这可能表现为达成一项协议,中国同意做出一些基本上只是象徵性的让步,让川普能够保住面子。但中国可能不会这么轻易地给川普一个轻鬆的台阶下。
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的:美国将给自己造成相当大的经济痛苦,郄得不到多少回报。
「然而,中国将获益颇丰。」卡玛注意到,近期西班牙宣布有意加犟与中国的关系;欧盟最近同意重启谈判,以解决关於中国电动车进口的贸易争端,并将於7月派团访华;韩国和日本最近透露,他们将重启与中国的长期停滞的自贸协定谈判;越南本周与中国签署了数十项新的经济协议。
「川普的关税政策聽起来有点像他经常批评的『灾难性』的美国军事冒险。只是这一次,他是领导衝锋的那个人。」卡玛写道。
说得那么绝对和肯定,就像当年说乌克兰一定可以赢一样,需要时间去证明。
从中国进口的那些低端产品,就找不到其他国家供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