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對大西洋彼岸的最重要盟友的政策也正在發生改變,甚至影響到對華政策。德國《經濟周刊》等媒體最近稱,正在組建新政府的德國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制定的聯盟協議中,“華為條款”被刪除。這意味著,華為在未來幾年很可能不會被排除在德國5G網絡外。
聯盟協議中早先4月9日的版本的一句話暗示,來自中國等國家的零部件可能會被排除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之外。在這個版本中的第 9 頁段落指出,“In sensiblen Bereichen der kritischen Infrastruktur dürfen künftig ausschließlich Komponenten aus vertrauenswürdigen Staaten verbaut werden.”(“在關鍵基礎設施的敏感領域,未來只能安裝來自值得信賴國家的組件。”)而值得信賴的國家往往指西方國家。專家指出,第 9 頁上的這句話可能意味著華為在德國的終結。
不過,4 月 10 日上午,三個新執政黨——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黨的網站上悄無聲息地換了聯盟協議的新版本。在這個版本中,第 9 頁僅指出只能安裝“vertrauenswürdige Komponenten”(“受信任的組件”)。沒有了“值得信賴的原產國”這樣的字樣,更沒有提到“華為”和“中興”的名字。
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去年7月宣布,德國政府已經與移動網絡供應商達成協議,2026年底前禁止華為和中興的零件用於國內5G核心網絡;而在5G存取及傳輸網絡方面,若使用華為及中興的“關鍵管理系統”,最晚必須在2030年底前完成更換。費澤爾形容,此次協議是保護德國作為商業地點的“中樞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