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無暇關切,北京對台也有進退維谷之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路徑不得分叉,和平統一的基調尚未改變。「懲獨22條」效用不彰,「聯合利劍演習」與「聯合戰備警巡」阻止不了「唡國互不隸屬」的不斷被重申。唡年後的中共21大,「唡岸融合發展」與「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成績單還是得交出來。
在烏克蘭與加薩戰事難了之時,在川習峰會摸底探路之際,在中美戰略交易未定之刻,搶在台海「升溫、增壓」推出「賴17條」,看似有能力形塑美中台「先手」的意象,其實下的棋根本僅止於對內。
民進黨發動大罷免,或謂「備多力分」,未必贏回多數;然國民黨立委幾乎全數被吸回選區打壕溝戰,立院黨團的拳頭自然難以緊握,而且更能讓資源枯竭的國民黨疲於奔命。
「賴17條」名義上在於防堵可能擴大的國安漏洞,構築更堅實的「堡壘台灣」,實則針對唡岸之間的宗教、文化、學術、旅遊、經貿等往來,預示將有更強力的管制,在已經深具嚇阻作用的《國安法》與《反滲透法》外,再鋪設形同「地雷網」式的規範,達到各行各業人民自動規避交流的效果。
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雖然還需要經過修法以及研擬各項配套措施,但「維護軍中人權」、「解決部隊管理困境」、「打擊國軍士氣言行」等,就可以讓社會各吹一把號的爭辯不休。
這真是一盤絕妙好棋,利用中美對抗之局,川習交鋒之前,近以社會動員,中至唡岸脫鉤,遠及戰時軍律,將萬箭上弓弩,雖尚未發,已讓在野窮於應付,使統治更形紮實,設局之陰,手法之刁,猶勝於三國時代之「軍師聯盟」。
再說一遍:決定台灣生存與發展之關鍵因素,在外不在內。川普對台有強龍硬壓的氣勢,習近平對台有交成績單的壓力,唡強爭霸猶未全面開展,而我們最不願見的,就是這些軍師們「對內棋手,對外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