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声2025年3月17日】(本台记者王月综合报导) 中国
经济持续低迷,大陆民众现下开始流行「极致低
消费」,出现人人「
比穷」的情况。
台湾《自由财经》近日报导,大陆极致低
消费的话题引发网友共鸣,像是年薪3万元人民币的白领抢12元便当;北京金融区的人开始自带午餐;机票预算大降,98元人民币,特价航线搜索量暴涨400%。
有网民表示,「泡面的料包我煮一次不倒掉,买面往里加,一个料包可以泡三次」,还有人改用低价肥皂、停用信用卡,甚至一天只吃两顿,在速食店纯坐吹空调,
消费降级导致许多实体店倒闭潮加剧。
外界分析认为,中产家庭收入71%被房贷、教育和医疗吞噬,35岁以上员工再次就业难,年轻人也觉醒了,不再为品牌溢价买单。
平均年薪3万的中产人士,抢12块钱的便当,不仅仅是一个省钱的问题,主要的原因是一些中产人士不看好6个月或者一年以后的
经济。这说明中国人已意识到,
经济长期处于寒冬,可以说是无望的等待,把必须生活
消费降到最低,钱留下来,防止未来出现什么不测。民众的
消费降级,省钱已经是共识了。
中共针对民众对
经济不看好的情况下, 中共国务院办公厅和中共中央办公厅3月16日出台了《提振
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这一不同寻常的举措表明,国内
消费低迷的问题严重,试图鼓励人们增加
消费。
该方案称,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升
消费能力,优化
消费环境。该方案想让公众相信他们的投资是安全的,这样他们就会重新开始
消费。当局承诺采取「多项措施稳定股市」,并支撑因房价下跌而受损的房地产市场。但民众对当局的承诺已经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在过去三年里,房地产市场崩盘令中国中产阶级的储蓄大量蒸发。中国家庭的应对措施是减少酒店、外食和其他服务的支出,并将储蓄存入利息极低的银行账户。
越来愈多的民众感受到, 苦日子来了, 应该做好必要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