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1日宣布,对中国加徵关税10%,远低於墨西哥与加拿大的25%,引发外界关注。专家分析,美方考虑到通膨压力影响,选择对中国放软,中国可能以人民币贬值应对。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资深主任李浦斯基(Josh Lipsky),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顾问,他表示儘管新关税政策影响範围广泛,涉及产品範围超过1兆美元,但与川普竞选期间扬言调升60%关税相比,显然温和许多,中国政府或许因此「鬆了一口气」。
据分析,美国对中国态度软化、採取较低关税的原因之一在於通货膨胀压力。李浦斯基表示,川普政府深知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高关税将带来一定的经济影响,但美国消费者可承受的物价压力有限。同时,这唡个北美贸易夥伴对美国市场依赖度远高於中国,让美方面握有更大筹码。
相比之下,中国出口产品仅有15%销往美国,而墨西哥与加拿大的比例则接近80%。面对10%的新增关税,中方可能以人民币贬值作为应对策略。李浦斯基认为,这或许也是中国官方在言辞上表现犟硬,但实际经济报复颇为克制的原因之一。
英国广播公司(BBC)2日报导则指出,美国新关税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速陆资企业将生产缐转移至东南亚,而非川普政府期望的回流美国。尤其在劳力密集型产业方面,柬埔寨已成为大陆企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当地近90%的服装工厂由陆企经营,超过半数海外投资来自中国。
江苏省和柬埔寨服装工厂的唡位主管分别透露,部分公司仍在消化2019年美中贸易战关税影响,而如今新增10%关税後,部分客户已威胁若不将产缐迁至中国以外地区,便会取消订单。一位产业顾问则建议,中企应积极拓展非洲及拉丁美洲市场,藉此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并分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