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一点都不NB,五毛网友大吹特吹中国2023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其实呢,只是电动车靠廉价和抢跑,暂时出口领先而已,中国汽车的世界地位,从来就不是世界第一,打个比方,中国足球一直是不入流的球队,后来女子足球兴起,中国女子足球在最初阶段先声夺人,一度是世界第一的水平,但是呢,你舔着大脸自吹中国足球世界第一,就令人耻笑了。而且20年后,女子足球也不灵了,基本规律是,等别人都认真开始玩了,中国就完蛋了。
而且电动车的出口,大概率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当年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大杀四方,貌似完胜日本车,结果没过多少年,中国摩托车的廉价优势就彻底被低劣的质量抵消得一干二净,日本车重新占领东南亚市场。
大胆预测,十年后,中国电动车将重蹈覆辙,质量诚信才是工业国的生命线,而缺少诚信,缺少荣誉感,山寨泛滥无耻横行的社会文化又如何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呢?
最后咱们再拿数据说话,2023年,日本在海外的汽车厂共生产1600万日本车,再加上400万出口,日本车在海外的势力是年均2000万,中国则是500万
查特辣评:
1. 中国汽车的“壮大”,如同过早打翻的豆浆——量大味淡
2023年中国出口了520万台车,听上去像是个“豪华早餐”,但仔细一看,这一半靠廉价,另一半靠着欧洲补贴的电动车市场。就这,还不是从长安大街飙车的油腻车主带头喊的“全世界快来买我的车”?出口量猛增的背后,主要是俄罗斯缺车,只能“凑合开”——换句话说,这不是咱车NB,是市场遇到车荒。
2. 日本车:爷的全球布局,早已让你无法企及
日本车2023年全球生产2500万辆,其中1600万是直接在海外工厂制造。这是什么概念?打个比方,丰田在美国的工厂都快多过日本国内的车站了!
反观中国车,除了在东南亚盖了几个“摩托车棚升级版”的工厂,全球工厂布局基本就是空中楼阁。出口520万,结果发现海外生产的车还不到5万,这不活脱脱“全球市场的宅男”?
3. 电动车的“假春风”——小心开车进冬天,直接熄火!
中国电动车目前是出口主力,占总出口量的30%。但这靠什么?靠便宜!问题来了,廉价是否等于高性价比?答案显然不是。回想当年的中国摩托车,曾在东南亚人见人爱,结果几年后“刹车失灵”“油耗过高”的投诉刷爆本地论坛,日本车又轻松收割市场。再看今天的电动车,欧洲的补贴一停,估计就得靠“起早摆摊卖电池”维持生计了
4. “质量”这个词,好像忘记放进生产线?
中国的电动车出口大增,问题来了:能开几年?用数据说话——根据某些国外调查,中国车的返修率依然偏高,尤其是在质量要求严格的欧洲市场。结果中国厂商拼命甩便宜车,欧洲消费者看完后直接说:“便宜没好货,这车适合买来当游乐场碰碰车!”
5. 最后一个扎心数据,工业国的脸面在哪里?
2023年,日本出口400万,海外生产1600万,总数2000万。中国出口520万,海外生产基本“呵呵”。所以,别跟“全球车神”日本比,人家可能忘记生产你家车的数量都能绕地球两圈。而咱呢,正如某五毛所说:“我们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然后补上一句:“只不过路很滑,尽早放慢车速!”
结论:这车,能跑多远就看老天爷心情了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说白了是披着“出口大国”的外衣,干着“全球代工厂”的活儿,打着“电动车领跑者”的名义,卖着“短命网红货”。靠廉价抢跑的路数能走多远?答案很可能是:等到别人认真玩了,我们的游戏就结束了。
就像中国摩托车当年在东南亚“鸡血满满”地大杀四方,几年后,质量问题让它们沦为路边修车摊的常客。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质量和信誉背书的工业品,命运注定是廉价昙花一现。再加上中国山寨文化根深蒂固,品牌忠诚度和全球信任更是连起步都算不上。
最终结果?这车不是跑着去未来,而是一路滑向质量投诉的黑洞,最终被市场踢到“产业耻辱”的修理厂,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又一个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