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朋友同学的孩子都到了考虑去哪里读书(确切是留学)的问题。
几乎没有例外,唯一区别的是去哪个国家和哪个阶段出来。
上海各色国际高中,各个学校国际部令人眼花缭乱,有缘自瑞士的Ib派,直通美利坚的美高派,A-Level的英伦风范,以及枫叶飘飘的加拿大派,还有放眼全球的特全派。50多所国际高中。
还有不少在路上的,比如今年就要新开的还有几个,原来的开分校的,扩招的等等。
牙医的女儿在南洋模范,算一所比较好的中学。他们是接轨加拿大的,去年国际部80多毕业生居然有60个进了多大。我简直怀疑我听错了。
这些国内名校国际部的孩子,想想真是人生赢家啊!
每个人身后都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啊!
谁说70后是最顺利的一代?就算是,真正得利的是70后的后代。
除了体育和艺术这二项真正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的他们不能和我们的孩子比(我们的孩子到高中还能继续坚持这二项并不断取得成绩的恐怕也不多了),其它方面,真是不差啊!
当然,差距还有阅读。
取得同样结果的途径,无非就是大量投入。
国内各色补习班贵的令人吃惊。
一个稍有名气的英语口语班,西瓜英语,是一个网名西瓜的上海女人成功把一个外籍老公变成长工在中国为她赚钱的故事。
由于这位老公字正腔圆当然也本分老实的教学卖点,一堂二十多人的大课,收费都涨到300/小时。还得一次预交几个月学费,缺课不补。
小鲜肉 写道: |
现在出来的都是底子厚的
|
问题是他们的父母随便拥有二三套房就是几千万,不给孩子留学,这些钱很难用掉啊
不需要特别成功的父母啊!只要不离婚不失败就可以了。
中国就是个大炒锅,进去后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一起折腾。。。:lol:
小米 写道: |
这些国内名校国际部的孩子,想想真是人生赢家啊!
每个人身后都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啊!
谁说70后是最顺利的一代?就算是,真正得利的是70后的后代。
|
那是, 70后的青少年阶段还是中国比较贫穷的时期, 自己很注重享受的并不多, 碰到了好的机遇吗就拼命帮孩子积累了。
小米 写道: |
原来朋友同学的孩子都到了考虑去哪里读书(确切是留学)的问题。
几乎没有例外,唯一区别的是去哪个国家和哪个阶段出来。
上海各色国际高中,各个学校国际部令人眼花缭乱,有缘自瑞士的Ib派,直通美利坚的美高派,A-Level的英伦风范,以及枫叶飘飘的加拿大派,还有放眼全球的特全派。50多所国际高中。
还有不少在路上的,比如今年就要新开的还有几个,原来的开分校的,扩招的等等。
牙医的女儿在南洋模范,算一所比较好的中学。他们是接轨加拿大的,去年国际部80多毕业生居然有60个进了多大。我简直怀疑我听错了。
|
不稀奇, 国内热门的专业, 比如 经济, 金融什么的, 在北美并不热门, 多大不热门的专业并不难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