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你支持谁?
新闻连接:
vancouversun.com/news/...ender-bias
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华裔家庭里。一个母亲把自己遗产的82%交给儿子,18%交给女儿,虽然在她晚年时,照顾她的主要是女儿。她质问母亲,为什么会这样?母亲说,这个就是传统。2021年,母亲去世,这个林姓女子(女儿)又去找了她的兄弟,她的兄弟说这个是妈妈的想法。她说,但是你可以改变。后者说,我是可以变,但我不想变。于是该女子将此案上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一个华裔家庭里。一个母亲把自己遗产的82%交给儿子,18%交给女儿,虽然在她晚年时,照顾她的主要是女儿。她质问母亲,为什么会这样?母亲说,这个就是传统。2021年,母亲去世,这个林姓女子(女儿)又去找了她的兄弟,她的兄弟说这个是妈妈的想法。她说,但是你可以改变。后者说,我是可以变,但我不想变。于是该女子将此案上诉到了加拿大最高法院,法院判她胜诉。法院认为死者对于孩子的角色与权利有过时的信念。该女子希望此案激励其他女性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她说“我想告诉他们这不是你的故事,没有人可以仅仅根据你的性别来告诉你的价值”对于这个案子,依然有一大群劳保认为政府干预了个人自由,伤害了已故母亲的感情
诉到了加拿大最高法院,法院判她胜诉。法院认为死者对于孩子的角色与权利有过时的信念。该女子希望此案激励其他女性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她说“我想告诉他们这不是你的故事,没有人可以仅仅根据你的性别来告诉你的价值”对于这个案子,依然有一大群劳保认为政府干预了个人自由,伤害了已故母亲的感情
关于歧视性遗嘱的法院以立遗嘱人的偏见不符合当代公平标准为由,更改了遗嘱人的遗嘱。
原告女儿的母亲1999年和她父亲做了镜像遗嘱,后来她父亲去世了,2004年里了一个遗嘱将她的全部遗产赠予儿子,女儿大概得到了大概12万的现金。然后就是2018年的遗嘱,怕女儿不高兴,就把一处给了儿子,一个物业的租金给了女儿和儿子评分。给儿子大概300万,再她去世时的估值。
租金部分:我在温哥华某处的租金应平均转让给我的儿子和我的女儿
卑诗省最高法院得出结论,不需要尊重立遗嘱人的自主权,并说服 2018 年遗嘱必须更改,以解决立遗嘱人资产和遗产分配中包含的基于性别的偏见
我认为法官不应该管家务事,否则以后立遗嘱还有什么用?
同样,作为子女想尽孝的,就别要求回报。想尽孝又想回报的,那就在服侍父母前大家摊开来说清楚,以后财产怎么分。同意的继续尽孝,达不成协议的一拍两散。
本坛第一毒舌 _BBCODE_WROTE: |
我认为法官不应该管家务事,否则以后立遗嘱还有什么用?
同样,作为子女想尽孝的,就别要求回报。想尽孝又想回报的,那就在服侍父母前大家摊开来说清楚,以后财产怎么分。同意的继续尽孝,达不成协议的一拍两散。
|
同意法院对遗嘱的更改是干涉自由。但问题也是付出多的女儿要求补偿需要有一个渠道和理由,在儿子不想掏钱补偿的前提下,法院应该做的是支持女儿去要求在抚养上多付出的经济补偿
我也理解这个女儿,直到 2021 年 2 月她的母亲去世后,她才收到了 1999 年遗嘱的副本。父亲去世时,母亲继承了:家里的房子、三处出租的房产,以及 1992 年中了一百万美元彩票的任何剩余资金或其他积蓄。就是在此之前她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多遗产。
怎么说呢,女儿是嫁出去的人,遗嘱的内容都不告诉她。第一个遗嘱,第二个遗嘱都是她母亲去世以后才知道的。
直到她母亲去世后,金妮才被告知 2004 年遗嘱的内容。
她母亲在2004年把自己温哥华住的房子和儿子联名了,作为女儿到2021年母亲去世才知道。
这个故事。。。她父亲是香港1969年来到加拿大,哥哥在香港出生,她应该是在加拿大出生的,后来父母开了饭店,着火了后来,1990年她父亲中彩票100万,买了三处温哥华房产。后来她父亲就生病了。199年去世了。她母亲一直身体不好,做了几次心脏手术和白内障手术照顾母亲,她哥哥也照顾了母亲可能没她多。
她一直不知道她哥哥是母亲银行卡的联名人,RRIF的受益人。